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史上极其艰难复杂的一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507家,实现工业增长值比2022年增长8.4%,比全部工业增长值增幅高4.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比2022年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比2022年下降20.5%。化工板块2023年营收、利润“双下降”,是对行业严峻发展形势的直接反映。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企稳回升、动力转换、爬坡过坎和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四大矛盾。

    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的尖锐矛盾

    从2010年开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销售收入一直排名世界第二,其中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已经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在全行业规模整体跨越的同时,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加深。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化学品结构性短缺,部分关键化学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技术和引领性产品储备不足,在行业结构调整中“补短板”的任务十分紧迫。同时,我国炼油、氮肥、甲醇、聚氯乙烯等传统领域产能都处于过剩或严重过剩状态。2023年,我国丙烯产能6391万吨/年,比上年增长12.8%,而国内当量消费量仅5500万吨左右,还有拟在建产能约3250万吨/年。目前全行业处于产能快速扩张期,大量产能集中投产,再叠加需求疲软,导致市场矛盾更加突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强弱项、攻尖端,化解全行业产业结构性矛盾,优化投资方向,是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必须要认真面对和迅速改进的紧迫工作。

    创新能力不足的重大矛盾

    石油和化工行业产能结构性问题的尖锐矛盾,直接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利润率在过度竞争中变成微利甚至亏损。增强创新能力成为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根本前提。“十四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与建设石化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在化学化工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高端创新,特别是依赖基础创新的终端产品,差异化成果太少。多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仅1%左右,而美国、欧盟、日本都在3%以上。国民经济战略领域,在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环保技术和生命医药技术方面,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制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先进高效、协同快捷的新体制,需要加快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

    绿色低碳提速的转型矛盾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呼唤,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共同责任。当前绿色低碳正在加快提速。欧盟碳关税办法已开始实施。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欧盟早在1979年就实现了碳达峰,美国在2005年也实现了碳达峰,并将碳中和的目标设定在2050年。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长达71年,美国为45年,而我国只有3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位居我国工业部门前列。在绿色低碳加速转型的新形势下,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对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考验。

    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制构建的矛盾

    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中断”,或者下游消费企业的“停摆”,都会导致整个生产“掉链”。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此,为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中枢纽带。如何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链式”供求关系,是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首要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