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我国原油产量达2.08亿吨,比2022年增产300万吨以上,夯实了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定的“基本盘”。
老油田是稳定我国原油产量“基本盘”的“定盘星”。我国每年原油产量的绝大部分来自老油田。目前,中国石化年产油量3500万吨左右,每年新井产量贡献仅有200万吨。
经过几十年勘探开发,我国油气资源质量呈现劣质化趋势,新发现的资源品质差、埋藏深、目标隐蔽、规模小,特/超低渗透、致密油和稠油等低品位资源在新增资源中占比越来越高,优质资源越来越少,资源接替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
2016年,受低油价影响,我国原油产量跌破2亿吨,连续3年出现下降。集团公司油田开发和规划高级专家王建勇说,产量下滑,有低油价进行效益优化的原因,但更深层次原因是有效资源接替不足,新增经济可动优质储量少,难以支撑产量增长。
“十三五”以来,在中国石化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特低渗透和稠油等低品质资源占了大头,呈现出新增储量动用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5年内新动用储量规模只有20%~30%,采收率基本保持在26%。
稳定原油产量“大盘”最根本、有效的途径是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王建勇介绍,中国石化的勘探开发由于先天油气资源禀赋局限,在没有重大的勘探发现和技术突破下,想要稳定产量别无他途,只有“华山一条路”——不断挖掘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提高已动用储量的采收率。
采收率是可经济采出的油气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是衡量油气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国石化大部分油藏如果依靠天然能量开发,采收率仅有3%~5%,部分油藏的采收率能够在6%~8%;采用二次注水开发,不同类型的油藏提高采收率大相径庭,缝洞型油藏采收率在16%左右、低渗透油藏为19%、稠油热采油藏为20%、中高渗断块油藏为30%、中高渗整装油藏则可达到42%;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在二次采油基础上可再提高采收率8~12个百分点。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整体采收率基本稳定在26%。王建勇说,目前,中国石化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6亿吨,其中,动用地质储量近80亿吨,若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8000万吨可采储量。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孙永壮表示,通过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实现稳产增产,是保持原油产量稳中有升的长期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