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费自乐(右)2024年参加新基地植树活动。萧沐清 摄
●费自乐/口述 杨光威/整理
我叫费自乐,今年是我在中国石化工作的第十七年。除了日常负责车辆管理工作,我每年都和大家一起植树,在沙漠中留下了一片绿色的希望。
2007年,我在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刚到公司时,沙特市场几乎是欧美石油公司的天下,而中国石化是第一家进军沙特市场的中国公司。起初,公司刚拿到4台钻机合同,业主提供了一块基地用于生产后勤支持。这片基地位于沙漠边缘小镇布盖格,是通往油区的必经之路,但是人烟稀少、黄沙满地,几乎看不到绿色。于是我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与全体公司员工一起植树。
沙特地区常年高温,即便到了10月,白天的温度仍然有40度。当时从管理人员到工程师,公司所有中方人员驱车100多公里来到这片荒地植树。每个人都卷起袖子、挥动铁锹,在荒芜、硬实的戈壁滩上挖下一个个树坑,放下树苗、浇水、回土……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和我搭档的是沙特分公司总经理隋荣亮,他告诉我:“在中国,很多人都会定期植树,保护环境。我们今后也会在沙特延续这个传统,为沙特的荒漠增添一分绿色。”
当时我很惊讶,沙特常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酷暑,风沙肆虐。种树容易,养树难,在这个水比油贵的国家,种树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光是每天给树浇水养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少听说有企业会在沙特种树,何况是一家刚进入沙特市场的中国企业。
记得那天,大家齐心协力,在未来基地的围墙外种下几百棵树苗。听隋经理说,这里不仅是生产基地,还要建立一个提供业务技能培训的培训中心,培养当地的技术人才,也会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我很兴奋,当即表示自己也想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在工作中有所进步和提升。隋经理笑着说:“当然可以,你也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车辆驾驶经验以及你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大家互相学习。”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17年,我从司机升职为公司的车辆管理员,公司也从最初只有10台车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台。每年我也会和其他同事一起到基地植树,当年的小树苗已经长到了10多米高,一共成活了5000多棵。而17年前令我无限向往的培训中心也蒸蒸日上,我每年都会到这里给大家做防御性驾驶培训。如今,这个培训中心已经累计培训了20多万人次,有2万人通过培训在中国石化找到了工作。这些年来,中国石化在沙特地区种下树木,培养人才,为沙漠带来绿色与未来。
十余年来,公司业务也在不断扩展,从油井钻机到非常规气井、探井、井筒技术服务等领域,成为沙特阿美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和重要工程合作伙伴。今年,我又和大家一起到公司新建设的基地去植树,基地面积也扩大到从前的十倍,明年我还会回到这里,看看自己种下的树木,也继续种下新的树苗,给这片沙漠增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