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民按甲方生产指令,切换辖区第一口页岩油井吉1901井生产流程,确保高效生产。
赵海燕/文 薛 敏/图
“在举家团圆的日子,陪在一同外闯市场的兄弟姐妹身边,更能鼓舞士气。”今年春节,是辽河油田海安采油项目经理张民留守驻地的第4年,他笑眯眯地说,“我们29个人就是一个家。”
2020年底,54岁的张民主动申请外闯市场,来到辽河油田海安采油项目,成为同时期第一个走出去的基层领导干部。外闯前,他在江苏油田采油一厂基层班站当经理,如今来到辽河油田,他觉得更要上心工作。
辽河油田海安采油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一处偏僻的村庄,项目初建时,围绕生产经营的岗位配备、技能培训等组织架构急需重新构建。虽说同行工作性质差不多,但单位间的管理方式并不相同。在全新的工作领域,张民利用转岗前丰富的管理、从业经验,带领团队按照甲方管理格局,开启“5+2”“白加黑”工作常态,改变了当时专业力量不足、生产任务迟滞等状况,仅仅20天就达到甲方规范运行的要求。
原油产量是石油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张民说:“在家怎么干,在外还是一样地干。”海安属江积、河积、海积平原区,有一次台风入侵风力达10级以上,狂风暴雨横扫油区,井场视频杆被刮断,后台中控室显示屏漆黑一片,监控不到任何数据。那个雨夜,张民带领值班员工沉着处置井场、站库生产故障,逐项落实生产数据,加固信息传输设施和井场围栏。雨幕中,张民打着防爆手电筒,踩着泥泞巡查村野田间的一座座抽油机。橘红色的驴头上下摆动的声响交织着风雨声,在那个夜晚颇有“油井在人间四季,更在我心中”的况味。
2023年2月,辽河油田上调年度配产任务,偏偏这时,张民的妻子因脚踝韧带断裂做了手术需卧床静养,孩子又在外地工作帮不上忙。张民不忍把妻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看,便迅速做出决定——携妻到岗。食堂大厨得知情况,提出开小灶照顾嫂子吃食是顺手的事,可被张民严词拒绝了。作为项目经理,除了管好生产,后勤一摊事他也精打细算,“我是党员,公家的事和自家的事必须拎得清”。
安顿好妻子,张民比以前更忙碌了,协助甲方分析油井潜力,加紧拿出思路复产停关井,一周时间让老井焕发活力日增油近10吨。到了中午,他转场回驻地,又忙着给妻子做饭、洗衣服。
妻子在海安项目待了整整6个月,这也是他们结婚32年以来朝夕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年轻时两人聚少离多,妻子退休前几年响应油田号召,大胆外闯西北油田。在新疆项目部3年时间,她踏过大漠的沙,见过太阳升起时沙漠呈现出耀眼的光芒,感受到“江苏天亮了,新疆还在梦里”的不同时差,尤其上班途中,看到奔跑的黄羊群,感觉跟油画似的。张民听过妻子聊新疆的工作生活,被她身上那股主动积极的韧劲深深打动。从新疆回来,妻子到龄退休,张民笑称自己接过家庭外闯接力棒。
转岗,地域环境变了,身份角色也变了。脸上时时挂着笑容的张民更像是个大家长,给了大家足够的安全感。在张民的影响下,整个外闯团队更像一个大家庭,不好的情绪得到疏解,想不通的困惑敞开交流,大家积攒了崭新的认知,还有与过去不一样的收获,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纷纷赢得甲方赞赏。
在外,张民是大家的主心骨,但和妻子在一起,他们互相托举,是战友也是最强依傍。
今年春节,妻子早早告诉张民要陪他,陪他的一帮兄弟姐妹在岗过年。不过这一次,妻子说,换她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