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唐宗礼
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全工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企业攻坚克难、提质增效蓄积第一动力、厚植第一资源,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相互配合和不同实验平台、培训载体、应用场景协同支持。仅靠一家创新工作室单打独斗,许多时候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采取“企业+企业”“企业+高校”等方式,以战略目标一致性、竞争优势互补性、资源实力匹配性、文化背景相似性为原则,组建创新工作室联盟,形成联盟成员选择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退出机制,把各自优势资源汇聚起来,通过阵地共建、制度共定、资金共投、课题共研、困难共克、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实现由“物理合并”到“化学反应”的“1+1>2”目标。
企业推进创新进步、人才培养,应树立开放思维、共赢理念,在用足用好内部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围绕稳链、固链、强链、延链需要,瞄准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以市场化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有效解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加快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创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