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建公司唐元生石化名匠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于2020年3月挂牌成立,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首批中国石化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现有26人,其领军人物唐元生是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劳动模范、石化名匠,获得集团公司焊工技能比赛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该工作室全力推进各种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及前沿焊接技术、高效焊接方法的开发,为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提供焊接技术支持,自挂牌成立以来,获得创新成果26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培养焊接技师、高级技师100余人及焊工骨干近千人。

    图为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唐元生(左一)向青年焊工传授自动焊接技术工艺。

    本报记者 田元武 文/图

    1月20日,唐元生迎着新年的第一场雪,早早驱车来到了离家15公里的十建公司青岛生产基地。这里有他的第二个家——唐元生石化名匠创新工作室。

    刚进家门不到一刻钟,唐元生的十几名徒弟纷纷踏雪而至,创新工作室里一下子变得暖和了,也热闹了起来。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家长,唐元生只要从项目建设工地调研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徒弟们召集起来,布置焊接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冬季低温条件下特殊材质管道焊接质量,是唐元生近些日子在项目建设工地上一直牵挂的事情,也是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要对部分已研发成功的焊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情况进行再测试,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冬季焊接施工质量。”唐元生领着徒弟们,检查测试低温状态下不锈钢材质管道氩弧自动焊、大口径全位置管道熔化极自动焊等4项焊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时的工艺参数。

    翻开唐元生石化名匠创新工作室的家谱,可谓“显赫”。家谱中有两大主角,分别是一名名高技能焊接人才和一项项焊接技术创新成果。

    唐元生的徒弟个个不简单,有的是高级焊接技师,有的被评为省部级技术能手。他们都是在这个家里成长起来的。近4年来,这个家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中近1000个焊接技术难题,而且培养了百余名焊接技师和高级技师。

    “有了创新工作室,我们就有了勇气攻克焊接技术难题,就有了底气成长为焊接技术能手。”在唐元生众多徒弟中,年龄最小的是刘学斌。他在21岁时加入创新工作室后,焊接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仅用3年时间,就先后获得山东省焊工竞赛第一名、全国焊工竞赛单项金奖,并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着力培育高技能焊接人才的同时,唐元生带领焊接技术创新团队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在完成低温钢、铬钼耐热钢、镍合金、钛材及抗硫腐蚀管材等特殊材料的焊接工艺开发试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进行不同材质、不同规格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及焊接技术、高效焊接方法的开发,为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焊接技术保障。

    聚焦项目,服务工地。他们以技术创新、工效提升为工作导向,在项目建设施工作业一线,以最直接的方式找出焊接技术难题,并形成研发课题,逐步搭建出了全链条式焊接技术创新流程:从施工一线找焊接难题,从焊接难题里面确定课题,从课题着手进行焊接技术成果研发,直至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施工一线。

    “项目建设管道施工作业开展之前,创新工作室派出的6名高级焊接技师扎根在施工作业一线,为项目部带来了全位置管道自动焊、不锈钢氩弧自动焊等20多项焊接技术创新成果,在实现高质量管道焊接的同时,提高焊接施工效率60%,降低焊材及人工成本费用100万元。”十建公司天津南港乙烯项目总工程师田文冲为创新工作室派来的高级焊接技师点赞。

    近两年,创新工作室聚焦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装备创新工作要求,围绕管道固定口机动焊、高温高压特材焊接、耐蚀材料焊接、高效焊接工装及设备等50多项焊接技术工艺及装备课题展开研发。他们通过加大焊接技术及装备开发力度,攻克了120多项包括焊接工艺评定在内的技术难题,为施工作业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焊接技术及装备支持。

    “进一步优化管道数字化平台、提升智能化焊接技术水平,是我们需要研发的重要课题,相关技术创新方案要赶紧出来。”夜幕降临,青岛的雪停了,创新工作室灯火通明,自动焊机的焊花,从这里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