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0年12月9日,国内首套年产10万吨的国产化聚酯装置在仪征化纤建成投产,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辟了中国聚酯装置建设国产化的道路。图为蒋士成院士(二排右四)带着攻关团队,在该装置控制室按下投产控制键。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2000年12月9日,国内首套年产10万吨的国产化聚酯装置——聚酯十一单元在仪征化纤建成投产。这是国家经贸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的成功,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辟了中国聚酯装置建设国产化的道路。
只有真正了解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人,才明白此事的重大意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聚酯工业快速发展,但国内聚酯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成了“洋设备”的“博览会”,这种长期受制于人的状况与我国聚酯工业的持续发展是极不相称的。
向国外垄断技术挑战,走消化吸收、创新之路,涉及产、学、研和设备制造等多个环节,这个头谁来挑?1992年7月,仪化人勇担历史重任,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纺织部工业设计院和南化集团化机厂,拿出一条聚酯生产线进行30%增容改造。当时,压力是相当大的。干不成,引进的聚酯装置将彻底报废,损失巨大!但仪征化纤创业初期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压力并不可怕,各种分子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聚合成新的物质,才有飞跃”。历时三年奋战,八单元改造一次成功,实际增容达到50%。
1997年,以蒋士成为代表的攻关团队,开始了我国第一套年产10万吨国产化聚酯成套设备和技术的攻关。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该项目在仪征化纤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仪征化纤年产10万吨国产化聚酯装置,结束了我国聚酯工业技术、装备成套引进的历史,带动了我国聚酯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了仪化人高擎自主创新旗帜、振兴民族化纤工业的担当和奉献。
2021年6月23日,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第六届感动石化”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仪征化纤顾问蒋士成获评感动石化人物。主持人宣读了组委会给蒋士成《为国筑功成》的致敬词:“一丝一梦长,一路走四方。俯首绘经纬,躬耕为霓裳。你的梦想,是振兴石化的中国梦;你的初心,是造福百姓的赤子心。年逾耄耋未伏枥,意气风发志凌云。六十载青丝变白发,缕缕变化万千,织就你的传奇。”
“这个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仪征化纤,属于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国产化创新团队,是对老一代石化人矢志自主创新发展的极高奖赏。”颁奖会结束后,蒋士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