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工程公司员工现场优化双电磁阀联锁设置。
上海院研究人员进行技术讨论。
CHP法制环氧丁烷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产生“三废”少等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清洁生产工艺,但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要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催化剂。含钛介孔分子筛催化选择氧化丁烯制环氧丁烷时,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差,容易失活,无法满足作为工业催化剂的要求。上海院项目研发负责人金国杰急得团团转,但静下心后,他通过改善介孔材料的结构和表面特性,改进含钛介孔分子筛催化性能。他一心扑在实验室,加班加点把灵感付诸实践,找到了催化剂失活的症结,终于成功制出性能优异的具有超微纳米结构和超疏水特性的高效丁烯环氧化催化剂。
催化剂扩试是催化剂走向工业应用的重要环节,但丁烯环氧化催化剂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影响因素多,稍许偏差都会导致催化剂性能大打折扣。在催化剂扩试期间,金国杰和科研骨干、操作人员在扩试现场简易房驻守,根据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经过3个多月的扩试研究,终于打通全部流程,扩试催化性能达到实验室研究水平,生产工艺得到定型,具备工业生产和应用条件。
由于市场采购环氧丁烷价格昂贵,为降低开车成本,开车团队决定采用正开车方案,这样可节省近百万元的开车垫料费用,但同时也由于产品精制单元缺少足够的产品运行时间,导致系统中的残余水分进入环氧丁烷产品,使环氧丁烷的水含量较高。为此,上海院项目成员与车间技术、操作和分析人员全程提供工艺操作指导,不断优化操作参数,最终在短时间内顺利产出纯度达99.97%、水含量低于50ppm的优级环氧丁烷产品,并实现装置满负荷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