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超过3500万吨,是世界最大制氢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2682辆,比上年增长36%;建成加氢站358座,比上年增长40%。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处于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氢能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相比,在氢能标准与技术进步的同步性、关键技术环节细化及标准覆盖面等方面尚有差距。现有标准体系不健全,超过一半集中在应用端,制储输及检测等环节可参考标准较少,制约了涉氢商业化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和运营。
2022年3月23日,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建立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推动完善氢能制储输用标准体系,重点围绕建立健全氢能质量、氢安全等基础标准,制氢、储运氢装置、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标准,交通、储能等氢能应用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研究制定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相关标准。在政策制定、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中,氢能产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和国家有关规范,推进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氢能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了“标准先行”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据统计,全世界已发布226项氢能技术标准,涉及氢能基础、输运、加氢站、安全、氢品质、储存、制备、加注设备、检测、应用等10个方面。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制定氢能产业国家及行业标准130余项,包括基础与通用、氢安全、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等7个子体系,对推动氢能领域技术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对于加快我国氢能标准化建设工作,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副主任袁明指出,应立足行业实际发展应用需求,将氢能标准化与产业商业化深度耦合,充分考虑氢能技术标准与行业现状的匹配度、与国际标准的通用性,积极参与并稳步落实氢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氢能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完整性、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