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谢红在工作中。

    孔守曾

    11月14日凌晨,南疆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西北油田“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施工现场,在4米多高的作业平台上,一名身着红工装的女摄影师正在拍摄。她扛着摄像机,神情严肃而专注,不时转动镜头,认真记录施工的精彩画面,大漠的寒风掠过她的发际,也浑然不觉。

    她是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摄影师谢红。2007年9月,33岁的谢红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成为唯一的女摄像记者。16年来,她用摄像镜头记录着西北石油人战风沙、斗酷暑的感人故事。

    初到塔河,谢红就接到一个拍摄突击施工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的她,扛着五六公斤重的摄像机,与施工人员一起冲在前面。当时,南疆刚降过一场大雪,地面泥泞,看到大家拼命往前冲的样子,谢红第一次对石油人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之感。擦干喷溅在镜头上的泥点子,谢红含着眼泪拍完整个施工过程。那段视频,成为她日后从事摄像工作最重要的动力。

    2023年春节前夕,谢红接到油田“新春走基层”拍摄任务。正值数九寒天,她一路颠簸驱车前往顺北油区,拍摄坚守在岗位的石油人。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谢红连续在现场拍摄了三天。

    “我的职责就是把石油人的精彩瞬间呈现给大家,让他们的精神感染和鼓舞身边更多的人。”她说。

    一年四季,她肩扛摄像机,穿梭于大漠、井站之间,拍摄典型人物,记录新闻故事,常常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因为长年扛机器,她患上了颈椎病,有时脖子疼得直不起来,就贴上一副膏药缓解疼痛,接着又投入到紧张的拍摄工作中。

    “哪里有施工现场,哪里就有谢红的身影。”同事王鹏飞这样感慨。

    今年“五一”期间,她接到油田配合央视拍摄“深地工程”直播视频素材的任务,与同事连夜奔赴600余公里之外的施工现场。满天繁星下,空旷的大漠中矗立着一座井架,苍凉之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对石油人由衷的敬佩。顶着大漠寒风,谢红拍摄钻井工起下钻杆的施工过程。经过近10小时的拍摄,她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拍摄新闻虽然劳累,但我很快乐。”她常说。

    有时,为了拍好一个镜头,她要多次到现场跟踪补拍,或在现场耐心等待。今年中秋节期间,她前往S72计转站拍摄员工与家人连线的画面,硬是从下午等到晚上10点。当拍完员工给家人的祝福后,望着挂在天空的那轮圆月,她才想到自己的父母也在等着与她连线。

    工作以来,谢红跋涉数千公里,在茫茫大漠留下了无数印迹,共拍摄视频作品1000余个,其中30余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播出。她多次被评为西北油田优秀通讯员。

    成绩的背后,是数不尽的付出。16年来,她只有两个春节在家度过。女儿想念她时,就自己搭车80余公里,从轮台到采油一厂看她。想起这些,谢红也很内疚,“但想到拍摄石油人时收获的无数感动,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