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米鹏涛(左)和蔡诗华用红外成像检测仪检测货船是否存在油气泄漏情况。
九江石化芳烃码头。
邓 颖/文 谢 菲 赵石城/图
“这份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米鹏涛沉默了一会,再次望向眼前的长江。初冬的午后,虽然江风有些刺骨,但阳光灿烂。江面泛着银色的波光,看起来平静而祥和。
“我从小生活在庆阳,那是甘肃东部的一个小城,很少下雨。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那年旱灾,地里的麦子就是一把草。2010年大学一毕业我就来到了九江石化。第一次看见长江的时候,我很激动,看到这边水资源这么丰富,内心是很羡慕的。只有经历过缺水,才会觉得水资源弥足珍贵。”米鹏涛顿了顿,语气严肃了起来,“你问我这份工作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是,这不仅仅是工作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感。”
米鹏涛是九江石化安全环保部环保室主任。九江石化北临长江,1.9千米的长江岸线,是他和另外6名员工的责任区,“长江大保护在我们这里不只是一个口号”。
11月13日,周一,暴雨过后,冬日的寒风肆无忌惮地往脖子和裤管里钻。米鹏涛和同事蔡诗华、肖慧鹰穿过长长的栈桥,来到九江石化芳烃码头。
“昨天不是刚来过,怎么又来啦?”码头运行部工艺员吴浩凑过来和他们打招呼。
“刚下过暴雨,我怕来水位瞬时上涨过快,隔油池的水漫过去,被污染的雨水就有可能被排出去,过来再检查检查。今天又是大降温,天太冷了。有的过路船图省事,把生活垃圾之类的直接倒江里,不放心,过来看看。”米鹏涛裹紧了衣服,登上了趸船。
“放心,放心,我们都反复和他们交代了,生活垃圾和污水都免费由码头回收,不能直接排江。你们还带了大家伙?”吴浩指着橘色的大箱子问。
“红外线成像检测仪,检查密封情况的。”随即,米鹏涛把大家分成两组,分别检查趸船和油船的环保设施和油气回收情况。
登上接卸油品的江隆油船,米鹏涛一边检查,一边就念叨开了:“你们打开密封,要站在上风口……很好,你们防护挺到位,都戴了防毒面罩‘猪嘴巴’。”
“你们这是第一次来我们码头吧?”
“是第一次。”
得到船老大的答复后,米鹏涛和同事又给他普及长江大保护的知识:“船上的污水、垃圾靠港后交给我们处置,绝不能在航行过程中随意排放到长江。船舱要密封好,油气泄漏污染环境也影响你们的身体健康,咱们不都是吃在长江住在长江嘛……”
“刚检测了下,你们的密封挺好,没有泄漏。”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检查,米鹏涛他们确认码头油品接卸水体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生活污水处理、油气回收等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正常,油品输送管线均无泄漏后,走下了江隆油船。
这些场景,就是米鹏涛的日常。他和同事们长年奔走在厂区周边检查环保治理情况,风雨无阻。由于环保管理工作突出,米鹏涛所在的环保管理室连续多年被评为九江石化先进单位,他也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九江石化劳动模范。
守护一江碧水浩荡东流,在守护的同时,发展经济、造福地方,九江石化人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