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毕士锋在测井仪器操作台前认真校验射孔数据。

    郭万江 王 鹏

    1.82米的身高、黝黑发亮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目光,这是经纬公司中原测控公司ZYCJ401射孔队队长、47岁的毕士锋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以前也是个白净的帅小伙,3年的军旅生涯风吹日晒,20多年的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就把我变成现在的模样了。”毕士锋笑着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把我淬炼定了型,转业参加工作后,铁人精神又深深熏陶了我,让我受益终生。”

    1993年,刚满17岁的毕士锋参军入伍,因为个子高,一到连队就当上排头兵,列队时大家都要向他看齐。毕士锋很自豪,身板挺得笔直。但很快他就明白,这不是真正的“排头兵”。于是,他刻苦训练,军事技能不断提升。驻守海岛3年,他在部队入了党,获“优秀士兵”光荣称号,最终成了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1996年12月,他退伍来到中原测控公司(原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电测站)工作。在这里,面对全新的领域,他勤奋学习专业技能,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仅用三年,23岁的他就成长为一名精通业务的射孔队队长,再次让自己当上“排头兵”。

    为管理好队伍,作为队长的他还主动考取多个岗位的操作证书,成为队上的“全能王”,这也成为他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攻坚啃硬的底气。一次,队上绞车操作手兼驾驶员遇特殊情况请假不能到岗,射孔开发中心一时也派不出“援兵”。毕士锋直接顶了上去,一边自己操作绞车,一边指挥现场作业,历经十余个小时连续作业,最终圆满完成重点井射孔施工任务。“毕队长是队上的全能王,遇到问题总能迎刃而解,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他。”队员刘俊明说。

    “要打攻坚战,专啃硬骨头”。去年,毕士锋所在的队伍接到中原储气库9口重点井施工任务,必须按照甲方提出的“一次下井、一次成功”的要求去施工。“不打无把握之仗、有勇还要有谋。”毕士锋常对队员说。他带领队员们反复揣摩施工设计,从组装射孔器到入井起爆等每个环节,逐一把关,将施工难点变成工作亮点。施工过程中,队员们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精心操作,最终105根射孔枪顺利入井,9口重点井一次成功率100%、射孔成功率100%,圆满完成此次高难度的施工任务。

    近年来,随着老油田的深度开发,作为油气开发“临门一脚”的射孔工作量也逐年增加,中原测控公司在中原油区的射孔队伍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在此背景下,高效快速完成每次射孔任务,尤其是做到零故障、零事故、无返工,就成了队伍比拼的关键。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这是毕士锋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次施工前后,他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那时的他仿佛会川剧变脸,一会儿是“黑脸包公”,语气严厉;一会儿是“唠叨婆婆”,苦口婆心。他还在管理上下功夫,不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严抓“低老坏”问题和设备“跑帽滴漏”现象。

    经过毕士锋和队员们的齐心努力,ZYCJ401队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标杆队。今年1至10月,他们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累计完成225口井/450次的施工任务,平均每天1.5井次,在公司17支射孔队伍中名列前茅。毕士锋也因为突出的业绩,先后被评为经纬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原测控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队长等,实现了他和队伍双双当上“排头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