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交易项目落地北京
8月3日,“碳惠氢能——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启动发布会”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召开。这是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交易项目,将通过“碳普惠”的方式完成碳核算和碳交易。按照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该项目在京预计年碳减排量2.4万吨。该项目在氢能行业实现了碳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是全国首个基于大数据的氢能碳减排开发闭环落地项目。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产业投资额达5.2万亿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5.2万亿元,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新兴科技产业的重点投资领域。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占比约46.9%,锂电池投资总额占比约22.6%,储能投资总额占比约18.1%,氢能投资总额占比约9.5%。目前,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国能普洛斯绿色能源投资平台完成设立
日前,普洛斯资本GCP宣布国能普洛斯绿色能源投资平台完成设立,预计资本金规模约40亿元,投资人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及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绿色低碳基金。据悉,这是普洛斯与国内投资机构合作设立的首个包含风、光、储能等多种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近200亿元。该投资平台将充分发挥各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管理及资源优势,对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风能、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配套产业设施进行投资。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对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通知》对推动绿色电力消费提出明确要求:一是鼓励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并使用绿电,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推动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发挥先行带头作用,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例。三是强化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按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水平。四是支持重点企业、园区、城市等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
●雄安新区首个加氢站项目容东综合加能站开工
雄安新区首个加氢站项目国家电投容东综合加能站开工。该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为固定式三级加氢站,日加氢规模1000千克,氢气加注压力35兆帕,采用长管拖车外供加氢工艺。项目投运后,将为雄安新区重型卡车、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及其他氢燃料车辆提供加氢服务。根据雄安新区规划,至2025年,雄安新区将达到200辆氢能车辆,通过氢能清洁替代,可实现交通领域年减排约5000吨,相当于植树4.5万棵。
●通威集团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近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通威集团以营业收入2148.82亿元首次入列榜单,位列第476位,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通威集团作为全球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销量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2022年全面布局组件环节,同年组件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十,光伏产品远销海外40余个国家与地区;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已开发建设52个“渔光一体”基地,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到3.4吉瓦。
(经研院、新星公司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