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汪凯军支教结束时,同学们准备了一场欢送会。
汪凯军 提供
叶迎春 郑 瑞
一条横贯东西的连接线——“一对一”教育帮扶,将古城金陵和西部明珠喀什紧密相连。南化公司研究院高端化学品和材料研发中心研究员汪凯军见证了这一段5000公里的相遇和陪伴。
2021年冬天,南化公司与岳普湖县铁热木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铁中”)开展“一对一”教育帮扶。通过人才优选,南化公司选中了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汪凯军参与支教工作。得知此事后,汪凯军在日记中写道:旭日东升,吾将西行。我心光明,爱在边疆!
从南京直飞喀什需要5个半小时,然后坐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岳普湖县,再乘半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达学校所在的铁热木镇。2021年12月2日,南化公司教育帮扶小组抵达铁热木镇,穿过一片沙枣林走进铁中,完成了对接。在铁中,汪凯军同时承担帮扶项目和教学工作,任九年级部1、2、7班的英语老师。
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姓名有很大区别,许多汉族老师教书多年也很难叫对所有学生的名字。汪凯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方设法记住24名学生的名字。他认为,帮扶不是站在高处去拉学生,而是和学生同行,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学校当时没有专门的英语老师,孩子们学习英语不得方法,机械地背单词、考试多半靠猜。汪凯军决定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一节课教他们用英语介绍家乡。对南京和喀什两座历史名城的介绍,不仅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妙趣,而且开阔了视野,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孩子问:“博士是干什么的?”汪凯军便借机教他们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用英语怎么说。孩子们喜欢写信,他就鼓励孩子们用英语写信,然后一对一地帮他们修改。
帮扶过程中,在南化公司的支持下,汪凯军开始筹备奖学金项目,鼓励品学兼优的同学,激励进步明显、活跃积极的同学;筹备助学金项目,帮助有需要且积极向上的同学;参与各项教师活动,真正融入学校,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汪凯军还和公司教育帮扶小组一起,在铁中开展了诗词大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毕业季等校园文化活动。
2022年中考,铁中实现了近5年来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零”的突破,地区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达7人,中考均分地区排名上升了8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直以来,南化公司高度重视教育帮扶工作,采取选派博士前往支教、后方支援团队共同推进的方式,形成了“前后方协同发力,党带团文化共建”的教育帮扶模式。他们还结合地方教育特点,协调南京旭东中学的线上师资、新疆喀什二中的线下教学资源,共同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结合学校实际,教育帮扶小组拟定了年度援建项目,全程跟踪协调、有序完成校园污水净化工程、老平房改造多功能阅览室、操场路灯补建及校舍翻新等规划项目。中考前夕,他们还设立南化助考点,捐赠考试用具、防暑降温饮料等物资,为考生保驾护航。
“同学们,人生中没有哪一个港口会让你永远停留。我们相遇在寒冬的岳普湖,分别在充满沙枣香的春末。我们约定,中秋节时一起仰望天上的那轮明月,给予对方最美好的祝福。与你们的相遇,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完成支教任务前,汪凯军在晨间朗诵中,将自己写的信,念给所有铁中师生,眼中满是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