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未来8年需投资4.5万亿美元用于CCS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报告表示,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捕集和封存(CCS)必须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需要高温的行业。在BNEF的净零情景中,到2050年,需要高温的行业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7%,该情景勾勒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经济的途径,占到该行业最大贡献者——工业所需排放量的29%。水泥和钢铁可能会依赖CCS来减少排放,因为它们缺乏经济上的脱碳替代方案。CCS还在电力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极少或没有阳光或风的时候,煤电可作为可变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后备。在净零情景下,到2050年,装有CCS的燃煤和天然气发电厂提供的电力占总发电量的7%。BNEF估计,未来8年需要在碳捕集和封存方面投资约4.5万亿美元。
●全国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实施
日前,“玉门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碳中和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获批,这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实施。该项目充分利用甘肃玉门市丰富的风力、光伏资源,有效进行综合能源整合规划,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参与电网运行及市场交易,最大化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和多系统协调优化。该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其中60万吨/年可降解材料项目投资161亿元、1.56吉瓦新能源项目投资102亿元。“源网荷储一体化”可充分发挥发电侧、负荷侧的调节作用,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也可最大化利用清洁能源,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
●7月储能系统招标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储能7月研究简报显示,储能市场持续火热,7 月储能系统招标规模创历史新高。分会共统计到储能招标项目252个,总规模达到15.8吉瓦时,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425%。
●国内首个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开工
近日,国内首个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总投资约8.1亿元,采用压缩空气+锂电池的组合式储能方案,其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装机容量1万千瓦、锂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4万千瓦。该项目每年预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有利于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国内首套120立方米超低温储罐通过验收
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日前通过验收,这标志着CPECC在大容量超低温储罐设计以及建造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超低温储罐是天然气综合利用、氢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业务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保障液化气体工厂整体工艺稳定运行、提高工厂产品存储能力、缩短超低温介质运输装车时间、减少产品损耗和能耗等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0%
8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的力度。力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光伏装机、风电装机、生物质能装机分别达到407万、262万、84万千瓦,同时,加大非化石能源清洁电力引入力度。
●河南:加快完善智能充电服务网络
近日印发的《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指出,加快完善覆盖河南省的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6000座、智能充电桩25万个以上,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
(经研院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