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地热资源用途示意图

    “十四五”以来,国家、省(区、市)层面地热产业相关规划及政策相继出台,通过规划及政策引领,地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1年,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5年翻一番。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等非电利用规模在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中国石化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北方地热供暖业务,积极布局南方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制冷业务。规划到“十四五”末,地热供暖能力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在京津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抓紧培育市场、建设示范项目,发挥引领作用,形成规模发展。

    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属于国际学术技术前沿,世界各国普遍将深层地热资源视为重要的接替资源。美国、欧盟均设立了国家计划项目,长期大量投入,通过国家实验室组织攻关干热岩等深层地热资源选区评价、高效钻井、压裂和监测等前沿技术。

    我国需结合资源与用能特点,深化高温地热资源成因理论、前瞻布局非水介质传热导热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寻找中东部深层优质地热资源的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探索二氧化碳等介质代替水作为热储改造和取热介质的可能性。

    深层高温热储勘探开发是新领域。特别是干热岩,具有资源储量巨大、热储能量密度大、技术门槛高、开发利用难度大等特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它视为美国地热能的未来。我国紧跟前沿开展研究,着力开发高温地热和干热岩,向资源品质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的深层地热领域进军,近年来设立的地热领域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全部瞄准深层地热。中国石化正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部署华南5000米深地热探井,有望打开南方地区深层地热发电——制冷新场景。

    推进“地热+”多能协同。地热水温度在90摄氏度以上时,可进行发电——工业供热——建筑供暖/制冷——农业利用等多形式的梯级组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地热+油田余热综合利用,可为油田热采、原油伴输、油田区清洁用能等方面提供用热需求,加速油田绿色转型;地热+风光+氢能,可加速形成多元驱动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打造绿色综合能源发展基地。地热+储能,具有高能量储存容量和高储能效率的优势,如能有效解决地热岩土储能热损失、效率衰减等问题,将大规模消纳非稳定可再生能源,有效解决季节性供需不匹配问题。

    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已出台支持地热能相关法案,带动了地热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尚无针对地热的专门立法,亟须研究和争取政策支持,形成优势发展环境,推动地热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