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从供给侧左右国际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来,美国WTI油价呈现大幅震荡态势,从50美元/桶攀升至90美元/桶左右,目前维持在70美元/桶附近。但美国原油产量并未出现2019年前的大幅增长,2020~2022年,美国原油平均产量分别为919.8万桶/日、902.8万桶/日和968.3万桶/日。虽然部分机构预测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能创历史新高,但较前期高点增长有限。其中,伍德麦肯兹预测,今年美国原油平均产量为1038.4万桶/日,仅较2019年增长51.4万桶/日。虽然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有所回升,但增长规模大概率低于市场预期,不足以弥补欧佩克+的减产缺口。此外,因美国发展新能源的步伐明显加快,客观上将进一步推动油气上游投资者坚守投资纪律、审慎扩大投资规模,也将限制美国未来原油产量增长。
●侯明扬
自2011年页岩油产量突破100万桶/日以来,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已与欧佩克+等原油产量共同成为从供给侧左右国际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但原油产量增长难以推动国际油价大幅降低。
美国原油产量具有“不可控性”和“市场化”属性
从经营主体的角度看,欧佩克+等原油产量主要由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把控,其决策因素既包括资源国财政收支平衡成本等经济因素,也包括资源国外交政策等政治因素,特别是欧佩克在其成员国中长期实行“配额制”管理,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可控性”。
而美国以页岩油为主的原油产量由数以千计的各类石油企业共同实现,在上游基本形成了“自由市场”,其决策因素也相对简单,主要是油价与成本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方面,油价上涨到企业效益合算的位置,页岩油产量短期内就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对油价上涨就形成了抑制;另一方面,油价跌至企业生产的完全成本以下,油气生产商马上停产,对油价形成支撑。因此,美国原油产量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和“市场化”属性。
2014年前后,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增长,与实施产量“配额制”的欧佩克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市场份额博弈,沙特、科威特等传统产油国被迫放弃了“在较高价格区间通过稳定供给获取高额利润”的策略,改为“在较低价格区间通过持续增产获取不确定利润”的策略,企图挤压成本相对较高的美国部分页岩油生产份额,直接导致了2014年国际油价自100美元/桶以上区间大幅下跌,并在2015年~2020年上半年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其中,布伦特原油基准价格2015~2020年平均仅维持在55.6美元/桶,WTI基准价格2015~2020年平均更是降至51.5美元/桶附近。
为了适应相对较低的油价水平,美国油气生产商从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两个层面着手,持续降低页岩油生产成本。技术层面,石油公司在较低油价下不断改进钻完井工艺,如“超级井场”成为生产常态、“一趟钻”技术强化、钻完井时间不断压缩、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逐步延伸、分段压裂的段数和簇数逐步增多等;管理层面,石油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一是采用“集中管理”方式降低关键耗材自采购成本,二是在低油价期间签署长期供销协议压缩成本,三是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等。在此背景下,美国原油产量出现“先稳后增”走势,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平均产量由684.1万桶/日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987万桶/日。
2021年来,美国WTI油价呈现大幅震荡态势,从50美元/桶区间最高攀升至90美元/桶左右,并在目前维持在70美元/桶附近,但美国原油产量并未出现2019年前的大幅增长,2020~2022年,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平均产量分别为919.8万桶/日、902.8万桶/日和968.3万桶/日,均低于前期高点。虽然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机构预测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能创历史新高,但较前期高点增长有限。其中,伍德麦肯兹预测,2023年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平均产量为1038.4万桶/日,仅较2019年增长51.4万桶/日。
美国原油产量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源自四个压力
一是资源接替压力。由于页岩油单井生命周期内存在明显产量递减,页岩油开发需要不断钻新井维持产量规模,如果没有足够规模的新增接替资源,美国原油产量增长将面临重大危机。根据伍德麦肯兹预测,受“甜点”资源大幅消耗和优质库存井数量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美国主要页岩区中,只有二叠纪盆地和巴肯—斯里福克斯页岩区能实现超过10万桶/日的规模化产量增长。
二是能源转型压力。近年来,煤炭和石油等“高碳”化石燃料将被加速替代,成为能源行业的普遍预期。在此背景下,部分美国石油企业认为,未来油气行业可能有颠覆性风险发生,所以将关注重点由增长转为价值返还,要求及时获得分红并增加分配比例。
三是生产经营压力。从历史上看,大部分美国油气生产商长期聚焦增长战略,面临较大债务和成本压力,所以在2020年前后不得不将关注重点由规模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优先偿还债务,并对页岩油气资源的上游投资规模进行了严格约束,导致后期产量增长低于预期。
四是成本上涨压力。自2020年初疫情持续扩散以来,全球范围内上游供应链成本持续大幅上涨,特别是在美国,仅2022年美国本土钻完井成本大幅上涨了34%,柴油、支撑剂和钢管价格均创历史新高,同样给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带来较大约束。
美国原油产量增长规模或低于预期,不足以弥补减产缺口
在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计划从5月持续至年底自愿减产超过160万桶/日的大背景下,虽然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将有所回升,但其增长规模大概率将低于市场预期,不足以弥补欧佩克+的减产缺口,也难以推动国际油价出现大幅降低走势。
同时,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各项配套细则逐步出台,其国内发展新能源的步伐将明显加快。如5月12日,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了关于《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光伏产品本土制造可获得10%额外奖励的计算细则,预计推动今年美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回升至30~40吉瓦。
而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加速发展的预期,客观上将进一步推动油气上游投资者坚守投资纪律、审慎扩大投资规模,也将对美国未来原油产量增长产生约束。因此,仅从供给侧来看,未来几年美国原油产量增长对国际油价波动走势的影响或有所减弱,欧佩克+等传统产油国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原油供给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