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原油田发现井纪念碑。

    本报记者 张松才 通讯员 刘 霞

    追溯中原油田源头,绕不过发现井——濮参一井。

    她是中原油田的“出生证”。

    1975年,石油工业部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部署首批3口重点探井。首口探井——濮参一井于当年7月25日开钻。

    濮参一井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户部寨镇大高村。这口井由3282钻井队承担,井队干部员工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退役官兵。

    9月7日下午,钻至2607.06米,钻机剧烈跳动。突然,携带着泥沙的油气流从井筒中冲出。濮参一井发生强烈井喷!

    “从井口喷出来的,有油,有气,有水,还有泥沙。油气流嗷嗷叫,震得人耳朵生疼。”井队队长高夕月生前回忆。

    井场上,压井用的重晶石粉严重不足,胜利油田紧急运来160吨重晶石粉。重晶石粉需要与黏土混合,大高村村民拉着20辆架子车,运来黏土。重晶石粉和黏土倒入泥浆池,如果不尽快搅匀,就会结成硬疙瘩。井队指导员姚鸿斌像王进喜那样,带领员工跳进泥浆池搅拌,在场的村民也纷纷助战。

    高夕月的脚被烧伤,还发着高烧,但一直铆在井场,指挥压井。十天十夜后,濮参一井井下彻底垮塌,井喷终于消停。

    濮参一井报废了,但它撩开了东濮凹陷石油天然气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探明东濮凹陷油气资源,河南油田决定由3282钻井队在这口井北面50米处,钻探新濮参一井。新濮参一井于1976年1月1日开钻,当年3月完钻,日产原油105.32立方米。

    濮参一井标志着东濮地区首次突破,昭示着中原油田诞生。为纪念发现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员工在发现井井口处安装了采油树,将它刷成浅灰色。1985年,中原油田在发现井旁边竖起钻塔形的石碑,上书“中原油田发现井”,并将发现井园地拓展到7007平方米。2005年,中原油田在发现井园地建设展厅。

    发现井距油田基地40多公里,但它并不孤寂。

    在它近旁,新濮参一井“吱扭吱扭”吟唱,终年不辍。目前,大多数油田的首口生产井已经功成身退。作为中原油田首口投产的油井,新濮参一井已“服役”47年,累计生产原油2.32万吨、天然气37.7万立方米。如今,这口“功勋井”每天仍产出0.9吨原油。

    长年陪伴发现井的,还有中原油田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濮城工区员工林建。

    早晨,林建把发现井采油树擦拭得干干净净,把井口周围打扫得一尘不染,用清水冲洗纪念碑。每年,林建还给采油树刷漆防腐。

    发现井周边就是村野,但它也不荒凉。

    守望20年,发现井成了林建的“家”。每年开春,林建都给井场周围花园施一遍有机肥,然后深翻土地、播撒花籽。

    仲春时节,井场周围的“虞美人”绿意醉人、高杆女贞枝叶葱翠、月季吐出紫色的嫩芽、麦冬在返青……一年到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爱来这里游玩、拍照。

    “发现井凝结着几代中原石油人的集体记忆,是中原油田的根,我要把这里打扮成大花园。”58岁的林建爽朗地说。

    环境美了,发现井旁人流更稠了。后来,发现井成了中原油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新党员在这里宣誓,老石油在这里重温创业艰辛,中小学生和青工来这里接受传统教育。林建自告奋勇,当起了义务讲解员。2006年以来,他们接待参观、学习者9.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