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油田双河区域光伏发电站,月均生产绿电23万千瓦时。戚剑峰 摄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杨宇辉 李如飞

    7月17日,河南油田投资发展部(新能源办公室)组织人员再一次细化双江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方案,为项目快速推进奠定基础。“该项目实施后,河南油田将建设24兆瓦风电及配套设施,年可生产绿电5100万千瓦时、减少购电费用2800万元。”河南油田投资发展部(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张孝友介绍。

    作为石油企业,石油经济一柱擎天。然而,河南油田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石油资源潜力已很难再释放。国际油价一有“风吹草动”,河南油田这样的老油田经营效益就会“打摆子”。

    对此,河南油田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多种途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保障。他们按照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现有闲置场站多、电网消纳能力强、地热资源丰富等优势,持续扩大光伏、风电规模,探索建设“零碳”场站和新能源储能项目,推动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截至目前,累计部署实施新能源项目36个,年可生产绿电约1.2亿千瓦时、节约天然气约600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约8.2万吨,绿色低碳动能日益强劲。

    追风留光存热,绿能替代跑出加速度

    “这几百块光伏板每天生产的绿电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绿色能源在我们公司已唱‘主角’了。”7月17日,置身在光伏板林立的一片“蓝海”中,南阳能化公司总经理王伟说。

    加大绿色能源替代力度、增强绿色动能,是河南油田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

    地下有石油,头顶有“风光”。让石油经济全线增“绿”,河南油田主动追风留光存热,有序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本着就地消纳、自发自用、效益优先、先易后难的原则,河南油田在站库内部、井场空地多种应用场景下累计安排光伏发电项目26个,每年可生产绿电4600万千瓦时、减少购电费用2200多万元,盘活场地面积42.3万平方米,油田中心区域用电基本实现了绿电完全替代。

    河南油田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近年来,该油田积极探索有效的“存热”途径,利用南阳丰富的浅层地热水资源,采用地源热泵冷热联供、地热尾水同局回灌技术,实施了1个地热项目,供暖供冷面积达8.2万平方千米,为生产生活提供了绿色动能。

    多途径发力,“零碳”场站规模逐步扩大

    7月16日,河南油田油区遭遇强暴雨袭击。采油一厂双河巡检二站主任技师顾德收开着白色的新能源汽车去巡井,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有了新能源汽车巡井,刮风下雨不怕了,俺们打造的‘零碳’场站又多了一分保障。”

    给生产现场配备新能源汽车是河南油田打造“零碳”场站的措施之一。近年来,针对油气生产用热能耗高等问题,河南油田探索实施“光热+谷电加热+伴生气加热+蓄能”多能互补模式,形成全过程低碳生产模式,推进区域“指标零碳”向“本质零碳”过渡。截至目前,河南油田在20口油井推广实施“光热+”多能互补模式,日节电率提升70%,减少碳排放1700吨,打造了多能互补的“河南油田方案”,被中国石化树立为多能互补品牌。

    与此同时,为满足油气站库生产用热需求,河南油田探索实施联合站余热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先后形成余热代油代气、供热等多种余热利用模式。截至目前,河南油田共安排余热利用项目3个,利用余热13.1兆瓦,年节约天然气600多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31万吨,累计创效450万元。

    “源网荷储”一体化,开辟储能新赛道

    风光变能源不难,难的是风光变“现”。新能源要用得好,既要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储存。

    随着新能源项目规模日益扩大,绿电并网难、消纳难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传统“源随荷动”的供电模式向“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模式转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把生产的绿电“储存”起来,并转化为绿色“产品”,变“电力输出”为“产品输出”。

    今年5月,《河南省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出台,规定企业可以利用厂区内的新能源资源,形成企业自身的智能微电网,根据风电、光伏发电曲线合理安排生产,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同时,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等调节手段,实现自发电力自用,增强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

    河南油田抓住这个机遇,研究确定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整体规划,构建基于油田场站的微电网和能源综合智慧管控系统,形成“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协同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探索利用盐穴、废弃井等,建立“大储能”系统,努力实现绿色用能、低成本用能、高效用能、低碳用能。针对油田电网结构薄弱、缺乏智能调控和调峰能力弱等情况,河南油田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智”五大关键组成部分,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模式,加快电网升级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和高水平消纳,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目前,双江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河南油田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迈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