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 鹏
杨国平没有想到,承诺陪伴家人一起看胡杨的心愿,一拖再拖,整整8年后,最终由女儿代替完成。虽然想起来有些心酸,却深感欣慰。
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大漠深处的拐子湖探区,是2015年冬天开始正式钻探施工的。作为承担第一口探井拐参1井录井施工的队伍,当年10月,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中原录井公司录井队长杨国平带领队员们押运仪器设备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成为最早踏进大漠石油钻探者中的一员。
也许,当初他也没有想到,从此就和巴丹吉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全身心融入这里。
一直以来,在杨国平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初来沙漠工区时,他们碰巧经过额济纳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十月金秋正是胡杨林最美的时节,黄叶挂满枝头,密密匝匝金光灿烂,仿佛一个童话世界。他们拍摄了许多照片发给家人,成为家人们啧啧赞叹也满心向往的地方。
“明年,我带你和妈妈、爷爷一起来看胡杨林。”杨国平电话中跟女儿许诺。“一言为定啊!”刚上高一的女儿满怀期待。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2016年。国庆节前夕,女儿问爷爷:“我给爸爸联系下,看他能带我们去看胡杨吗?”因为沙漠里信号不好,打了许久,电话才接通。
“对不起,对不起,”正在拐3井工区查看分析岩屑资料的杨国平一拍脑袋,显然不记得这件事了。“这口井马上要进目的层了,我实在不能离开。今年看来是没有时间了。明年,明年一定带你们看胡杨。”
放下电话,女儿一脸沮丧:“爸爸骗人,不守信用。”“他工作确实忙,咱们就等明年。”作为老石油的爷爷虽然也有些失望,但十分理解儿子。
2017年,女儿再次跟爸爸联系。“爸爸这次可没忘记,但井上正在录井,剖面要跟上钻头,还要及时汇报,爸爸确实走不开。明年,咱们明年一定去”。
2018年,女儿考大学报志愿甚至去学校报到,杨国平都没顾得上陪伴。女儿忍不住抱怨:“爸爸,你太过分了!家里的事情你啥也不管,都是妈妈在忙,爷爷身体也不好。我都要上大学了,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你也不送我。”
直到2022年父亲去世,杨国平也没能完成全家人一起看胡杨的心愿。一想到这些,他就感觉十分歉疚。
2023年10月,已读研的女儿利用假期辗转来到额济纳,一边欣赏美丽的胡杨林景色,一边跟妈妈和爸爸三方视频通话。
“爸爸,我曾责怪过你,但现在我理解了。从胡杨的身上,我看到了和你一样的石油人,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身影,我为你感到骄傲。这里真的很美,一起看胡杨的心愿,我替咱们完成了。”
这个坚强的汉子,在电话那端无声地流下了眼泪。此时,胡杨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曳。几百公里之外,沙漠中的七彩砂在阳光照射下也熠熠生辉。(作者来自经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