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张 玉
接连几天,在胜利石油工程丰页1-2-614HF井施工现场,有个红衣白盔的“神秘人物”边走边看、写写画画。“神秘人物”的出现,引发了胜利石油工程70682钻井队队员们的猜测。
“一看就是管安全的,他老是盯着咱们的操作。”
“肯定是管技术的,你看他那个小本子都记满了。”
“是管设备的,昨天他还把钻井泵拆了好几遍……”
员工嘀咕的,是胜利石油工程副总工程师兼生产运行管理部经理张振华。在公司里,他还有个响亮的名号:领题大将军。
在公司前不久召开的生产会上,二层台投放钻杆滤清器的安全隐患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我们领题。”张振华第一时间把工作“抢”走了。
二层台投放钻杆滤清器,算是钻井行业的“老传统”。但滤清器上二层台,取出和放入钻杆很容易造成高空落物等风险。领题后,张振华带领生产运行人员与制造厂家共同研究设计改进方案。不到一周的时间,新方案在70682钻井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同事们笑着问他:“领题大将军,揽那么多活儿,不累吗?”张振华低头笑笑不说话。
工作31年,入党30年,从井队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公司副总工程师,虽然岗位不断变化,但张振华的心一刻也没离开过井场。“基层的辛苦,我知道,能为大家解决问题,这点儿累根本不值一提。”张振华有他自己的答案。
工作中,他思考着如何提升现场生产效率,提高员工安全能力;休息时,他又惦记着井场,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石化通”的生产运行界面,接着打电话询问现场施工情况。公司发展水平越高,生产现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机关部室也就越要靠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办公室搬到一线”。2023年以来,张振华主动承担基层难题26项,通过一系列创新,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井场年年涝、积水年年排,每逢大雨,井场排水都是难题,员工十分辛苦。张振华想到农村晒粮防水的办法,提出“雨停水净”,降雨前在井场铺设防渗膜,挖好排水沟,推行“雨前防、雨中疏、雨后排”工作法,改善了井场条件。
生产运行管理部承担“无导轨钻机单井改同台井不放井架平移”生产难题,张振华现场办公,提出“阶梯基础+导轨短节”方案,在70569钻井队首次实现无导轨平移,仅用时一天半,比传统放井架平移缩短8.62天。在70194钻井队平移作业中,又创下26小时实现开钻的全新纪录。
去年初,胜利石油工程首次提出“模块化搬迁”理念,聚力保障上游高效勘探开发。张振华再次主动领题,从生产组织运行着手,从钻井搬迁安的模板化、标准化、序列化发力,科学布局、协调联动,推动实现钻井施工提质、提速、提效、降本。
在张振华看来,“模块化搬迁”最核心问题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从根本上改变对设备分区、过货顺序的认识,通过散货爬犁应用和新井定置画线,提高过货效率和设备一次就位率。为此,他带领团队瞄准爬犁的功能性特点,形成了管状物爬犁、基墩爬犁、二层台爬犁等专用爬犁序列,实现了搬迁时地面无散货的目标。
通过实践,“模块化搬迁”显示出预期效果,深受生产一线员工好评。如今,“模块化搬迁”在胜利石油工程各井场广泛推广,各钻井公司逐渐形成符合市场、区块的搬迁模式,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纪录。
“创新锲而不舍,服务马不停蹄。”张振华说,在一线工作久了,就更能体会井队作业对技能提升的迫切性,“井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