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嘉 宾
江苏油田安全环保总监 刘家军
中原油田安全环保专家 杜拥军
江汉油田安全环保部环保专家 周泽军
问:当前,能源行业吹响了向“零碳”进军号角,“零碳油田”对上游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家军:石油生产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零碳油田”就是充分利用风力、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结合CCUS技术,实现原油开发过程中的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零碳油田”将实现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产品绿色化。
杜拥军: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存量降碳、增量低碳、走向零碳、发展负碳的原则,以油气生产系统为对象,开展节能优化简化、洁净能源利用及负碳产业技术应用,进一步降低油气自用量,提高绿电消费比例,减少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问:油气田企业为推进“零碳油田”建设,做了哪些努力?
刘家军:江苏油田推进能效提升,稳步提高绿电应用比例,加快提升用能设备电气化率,用了近两年时间,安装了11台风电机组、132个光伏电站,截至12月4日,已自建风光发电装机容量67.15兆瓦,所发电量全部消纳,绿电消费占油田总用电量1/4,自建绿电消费占比位居中国石化上游板块首位。下一步,将在推进注采输一体化能效提升工程建设、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速度、提高新能源绿电消纳能力、加大CCUS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等方面持续攻关,走好走稳“零碳油田”之路。
杜拥军:中原油田立足油气藏资源、能源行业技术人才及二氧化碳利用场景等优势,努力克服气田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高、缺乏低成本CCUS技术等困难,以打造一流生态油气田为目标,健全“双碳”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推进碳中和示范建设,全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周泽军:江汉油田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体系,大力推进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发展,重点推进太阳能、采出水余热等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加强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2023年新建光伏装机规模14兆瓦,光伏装机总规模已达83.5兆瓦;大力推进氢能利用,积极拓展盐化工副产氢用途,减少运输过程碳排放;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抓好卤水提锂示范区建设,开展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地热余热综合利用等研究;积极打造碳中和示范项目,目前,江汉采油厂王场联合站碳中和项目采用“余热利用+绿电”的模式,预计年消纳绿电800万千瓦时、碳减排5300吨。
问:推进零碳转型发展的同时,应综合考虑经营效益,如何实现能源转型与企业效益双赢?
刘家军:一是增强新能源规模效应,逐步降低新能源建设成本,从源头提升新能源价值;二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展气转电工艺,适当发展储能业务,减少弃风弃光,提高新能源使用价值;三是发挥能源型企业优势,将富余新能源向周边企业供应,充分调研区域氢能需求,适时发展制氢业务,提高新能源利用价值;四是探索低成本碳捕集及输送技术,加强二氧化碳驱替规模应用及防腐蚀、逸散气回收监测等研究,攻关碳产业关键技术,扩大碳埋存应用规模,加快CCUS合作项目和示范区建设,建立碳配额、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机制。
杜拥军:“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油气田企业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利用闲置土地和可利用屋顶面积,大力发展分布式风光发电及采出水余热综合利用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提高原有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率,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和购电成本,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徐博誩闻 杨 敏 王海生 黄 亮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