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超君 胡永强
12月11日,山东东营气温骤降,雪花飘了一整天。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生产现场,注采504站党小组长李来源带着员工迎着大雪巡查管线,“今年更换管线后,维修量大幅下降,但是巡线质量不能放松”。
采油管理五区的油水井管线使用了多年,由于地层出砂、油稠、温度变化、管线老化等原因,容易出现穿孔或刺漏。在管理区的支持下,李来源所在的班站更换管线3895.5米,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得到一线员工的肯定。
采油管理五区是孤岛采油厂油藏经营管理“大户”,面积大、井位散、开发方式复杂,191名员工管理着将近1100口油水井。随着老区开发的深入,直接作业环节多、技术升级跟不上、员工劳动强度降不下来等问题愈加显现。今年,采油管理五区党支部扎实开展“心连心一线行,面对面解难题”实践活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了基层问题常态化动态反馈协调运行机制,解决制约生产经营和影响员工幸福的难点、堵点、痛点。
“每月上报的问题清单由管理区统一梳理,当月解决、次月汇报。当期必须要解决的坚定去干,干不完揪住不放。”党支部书记王勇表示,常态化问题解决机制从形式上压缩了“一环等一环”的空间,用机制倒逼全员能力作风大提升大转变。
研制超声波清洗水表装置、攻关盘根盒延寿、实施管网优化工程、更换巡井电动车……从等着问题来,到奔着问题去,今年,该党支部已经解决97个基层反映的问题。
党支部的作风转变,员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员工上报的问题都得到很好的处理,现在设备设施的小改造、小维修,班站都自主解决。”注采503站党小组长孙建华深有感触。
对采油管理五区党支部来说,为基层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锻炼队伍的过程。
为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他们打破常规,全面考察员工在管理区的贡献和口碑,评选“采五之星”,开展“凝星聚力”活动。员工曹强参与研制的盘根盒连续586天不用更换盘根,被推选为“创新之星”;注采503站凭借全年“安全环保无短板、整体管理有提升”的巨大进步被评为“团队之星”,成为干部员工学习的榜样。
机制打通后,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员工的工作质效也越来越高。最令王超意外的是,近期收到的针对管理区高质量发展的员工提案明显增多了:“鲜明的结果导向让许多员工自觉突破舒适区,激发出更强劲的创新活力。”一年来,干部员工千方百计增产量、创效益、挖潜力、控风险,目前已超计划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