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开发研究所副所长 曹立迎
“勘探与开发存在空档期”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且经过多年勘探开发,优质地质目标大多已实现有效开发,小目标、隐性圈闭、深层超深层等逐渐成为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领域。勘探对象日益复杂,油气获取难度加大,继续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势必导致勘探开发成效差、成本增高。作为中国石化上游勘探开发研究单位,石勘院始终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油田现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顺北超深断控缝洞型油气藏作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复杂油藏类型,如何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是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石勘院西北中心作为靠前支撑单位,打破勘探、开发专业界限,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坚持勘探开发全过程互联互通,提高了油藏认识的科学性,缩短了油藏建产周期,助力顺北超深断控缝洞型油气藏百万吨产能阵地快速建成。
勘探开发一体化并非新鲜事物,国内各油田已探索多年,但始终运行不畅。究其原因,就是思想固化。为确保勘探开发一体化高效运行,应从观念上率先变革,不断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勘探为开发着想、开发向勘探延伸”的意识。勘探地质研究为开发着想,就是要在探井跟踪研究中尽可能取全取准资料,尽快形成相对准确的地质认识,为探井邻近区域开发井的部署和实施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开发研究向勘探延伸,就是一旦找准富油气段,可以主动打开发井,并及时将动态资料反馈给勘探,深化对油藏的整体认识。
二是强化“边勘探边研究、边评价边研究、边完善开发方案边研究”的意识。将研究过程贯穿单井、油藏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实现尽早尽快把油藏认识清楚的研究目标。在对油藏开展初步攻关研究时,要制订整体研究计划,静态资料与动态资料的深度挖掘要在时序上相互衔接、在过程上实现递进,尤其要将开发阶段获得的动态信息作为地质研究的重要一环。例如,在顺北油气田技术支撑过程中,针对这种超深复杂油气藏,石勘院在勘探开发一体化前期对顺北1号断裂带进行动态跟踪研究,逐渐形成了顺北1号带可分为8个几何分段,每个分段上的井组相互连通,即“一段控制一藏,不同分段储集结构有明显差异”的关键认识。该认识的获取对于勘探评价类似断裂带、编制相应开发方案并实现“少井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研团队应将研究工作向勘探开发两方面全过程延伸,充分利用物探静态和开发动态信息,强化学习曲线能力的提升,牢固树立“一段确定一个模式,一井了解一个油气藏”的实时目标。
三是强化“探井就是开发井、开发井也是探井”的意识。在研究中弱化井别,将“获得高产、深化认识”作为勘探井、开发井攻关研究的共同目标。在井位部署过程中,勘探、开发人员共同参与,共享地质与油藏认识,按照“勘探发现、开发评价”的思路,根据钻井实际地质情况与部署意义区分井别,从而实现勘探和开发井位整体规划控制、一体化部署,提高单井效益。
此外,要加快培养既懂地质又懂油藏的复合型研究人才。例如,顺北油气田目前的主攻方向是断裂,我们在普及断裂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将断储模式、断藏关系、地应力分析、油藏动态分析作为复合型人才研究能力培养的关键结合点,提高了研究人员对顺北地区断溶体油藏“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的整体认识水平,并健全选拔机制,充分调动了复合型研究人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