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田元武
“数字化车间、智能机器人等6项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全面应用,工艺管道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主题教育成果得到有效转化。”8月25日,在十建公司承建的青岛炼化新建20万吨/年顺酐项目建设工地,项目党支部书记于超对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进行阶段性总结。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十建公司党委以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基层项目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梳理问题清单、抓好检视整改,持续加快主题教育成果转化。
针对2023年项目建设工期紧张、安全管控形势严峻的特点,该公司党委依托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对发现的项目建设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实事没办成绝不停歇,是该公司党委实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截至8月下旬,公司党委梳理出的问题清单解决率超过80%,涉及项目建设安全、质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在项目建设工地上解难题、办实事,受到了基层员工的高度认可。
为切实增强检视整改工作实效,公司党委从“聚焦‘三基’强化,筑牢发展根基”“坚持人才强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坚持数智赋能,压实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坚持创新驱动,用好创新工作室”等6个方面,查找问题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加快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目前,在主题教育的有力赋能下,十建公司承建的天津南港乙烯“国四套”项目主体完工,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完成施工总量的近90%,川西气田最大脱硫站项目进入开车投料准备阶段,青岛炼化新建顺酐项目掀起设备、管道施工高峰。整体项目建设呈现出安全、优质、高效推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