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田元武
“B区有两道管道焊缝,比标准高了1.5毫米;A区有一道合金钢管道焊缝硬度不符合规范,需要赶紧返工。8小时后,将进行第二次质量检测。”刚过中午12时30分,十建公司泰国石油清洁油品项目部质量经理刘小庆来不及午休,就开始写上午的质量检查报告。他深知,泰国春武里府的潮湿天气容易引发焊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管控容不得一丝松懈。
在泰国项目工作两年来,刘小庆几乎天天和焊接质量“较劲”。刚到泰国的第一天,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施工质量管好,打造出海外项目精品工程,更要对得起“质量经理”这个职位。
“刘经理,焊缝高度就高那么一点点,而且探伤都合格了,焊缝内部也没啥问题,现在工期这么紧,别返工了。”焊工想让刘小庆通融一下。
“焊缝高度超出标准后,焊接应力会集中在这个点上,造成焊缝延迟裂纹,必须进行整改。焊接质量问题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刘小庆眼里,施工质量绝不能有任何瑕疵。
8小时后,有问题的管道焊缝全部整改完毕,顺利通过质量检测要求,刘小庆才放心地在质量检查报告上签了字。
刘小庆负责全部主装置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面对紧迫的工期和较为严峻的安全管控形势,他不仅爱“较真”,还爱创新。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他组织项目部18名中外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室,不断优化施工质量管理程序,全方位提升质量管理效率。
在刘小庆的带领下,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室先后推广应用了可视化质量交底、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质量问题整改智能化管理等9项质量创新成果。在这些创新成果的助力下,项目施工质量隐患发生频率比开工之初降低了60%以上,返工成本费用下降了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