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昔日贫困生张妍琪(左一),立志帮助家乡山里娃。 魏则征(右一)为石化小学学生讲解石化红色传统。 姜平(中)立志用辛勤汗水,在校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张松才/文 魏宏强/摄

    甘肃东乡大树村,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部。那里岭连岭、沟套沟,被称为“地球裸露出肋骨的地方”,极度干旱。

    3年前,中国石化帮扶支援,在大树村建成石化小学。2021年,中原油田党委将帮扶石化小学的担子揽在肩头,派出一批批乡村振兴辅导员,为国育才。

    张妍琪:昔日贫困生,如今帮扶山里娃

    张妍琪的老家古浪在甘肃兰州西北,蒙古语是“黄羊出没的地方”,荒凉贫瘠。她的第一只书包是一家企业捐助的。她靠国家助学金在兰州工业学院完成学业,来到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工作。

    “我要把数学学习方法传授给家乡的弟弟、妹妹,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张妍琪积极要求支教。

    今年2月,张妍琪如愿以偿,成为大树村石化小学数学辅导员。

    她积极向油田争取支持,为每个孩子购买四则运算练习卷子。

    她用一个半月给孩子们补习四则运算知识,鼓励他们在黑板上做题,动员成绩优秀的孩子跟基础薄弱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她每天从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同步的动画短片,在课堂上播放,提高孩子听课的注意力。

    她以数学游戏让孩子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她坚持每周测试一次——先从基础开始,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再逐步加大考试难度。

    夜晚,她用微信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

    “哪怕他们只进步10分,我也要给他们发奖品。”张妍琪说。

    她不舍得买发卡、化妆品、新衣服。但短短半年,为给孩子们发奖,她花掉500多元。

    她还网购一摞印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字样的作业本当作奖品,激励孩子上进。

    在今年六年级毕业数学统考中,石化小学学生马福明得了95分,名列全镇第一。

    魏则征:明知大树村条件艰苦,坚决要来

    “既然是国旗护卫队员,你们就必须有个兵样,必须有一股特殊的精气神!”

    骄阳下的操场上,魏则征要求妥色力麦等4名学生“行进一条线、呼号声震天、护旗稳如松”。

    魏则征原是中原油田基地社区服务中心人武部主办。他只用两个月,就调教出东乡第一支校园国旗护卫队。

    他在濮阳一个月理一回发。东乡空气中含氧量低,头发长得慢,在这里他两个月才理一回。在石化小学喊了5个月口令,魏则征掉膘4公斤。

    小学食堂早晨不开伙。半上午,魏则征只能领一份营养餐——一个煮鸡蛋、一块面包、一袋牛奶。午餐和晚饭很简单,馒头、土豆、辣椒酱、凉拌菜经常唱主角。

    小学没有洗澡间,魏则征只有趁周末到县城解决。

    刚到大树村,他的手指长起红疹,奇痒。“东乡没有管用的药。”魏则征说,“我托人从濮阳寄药,连抹带吃一个多星期才见效。”

    “我明知大树村条件艰苦,坚决要来。”魏则征目光坚毅,“我永远忘不了,希望工程宣传画上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姜平:“你不知道,石化小学的孩子有多可爱”

    “你不知道,石化小学的孩子有多可爱!” 这是辅导员姜平的“口头禅”。支教前,她是中原油田基地社区服务中心政工师。

    石化小学被大山包裹着,周边没有影剧院、没有少年宫、没有娱乐城,只有连绵的土塬和“摔死麻雀滚死蛇”的深沟。

    但,石化小学无懒娃。大树村的孩子放学后,不是忙农活,就是割草、放牛、喂羊。

    “上课前,孩子会早早打开教学用的电子白板。在黑板上做题,都是挑粉笔头用,把长粉笔留给老师。”姜平说,自己的手对粉笔过敏,孩子会提前在粉笔上包好卫生纸。家访路上,难免碰上野狗。孩子会分成两队,把姜平护在中间,还找来粗长木棍让她防身。

    暑假期间,孩子给姜平端盆小花、拿包糖果,有的孩子还往姜平的宿舍塞纸条:“老师,千万别离开我们,您想吃什么东西、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家都有!”

    “石化小学的孩子都有一张“高原红”脸庞,他们的双眼仿佛晶莹剔透的葡萄,明亮、生动、真诚。”姜平说,孩子最近最爱唱《花园种花》——“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人不怠草木,草木定不负人。

    中国石化的乡村振兴辅导员用辛勤汗水,在菁菁校园播下一粒粒真善美的种子,必将抽枝展叶,捧出万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