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杨 敏
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生产基地坐落于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西北角,占地近4.5万平方米,仅项目中的可再生电力(光伏发电)设备占地就相当于5个足球场。
走进中原油田绿电制绿氢示范项目现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以字母“LH”为造型的雕像。雕像看上去有些年头,但标注“绿氢时代”的指示牌却是崭新的。
“我们单位的前身是建于1986年的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雕像建成之初,‘LH’是‘炼化’的意思。如今,它代表绿氢。”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忠昕介绍。
他进一步阐释:“中原油田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油气产量达到千万吨级,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拿出拳头产品,实现多元化转型?集团公司提出的用新能源发展绿氢产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正值氢能发展的窗口期,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中国石化锚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致力于建成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凭借已有的技术优势,积极搭乘氢能产业“快车”,于2021年8月参与建设了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工程。
“项目建设初期,80余名兄弟姐妹吃住在厂区,从光伏电站到制氢设备安装调试,每一步都盯得很紧。”正在装车区指导长管拖车充装氢气的该中心制氢车间高级主管魏旭在忙碌间隙回忆,“第一次干,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最终,用时5个月,平地起高楼,厂区内形状不一的设备林立,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PEM装置等也在忙碌而有序的节奏中贡献着氢能。
“ ‘绿电制绿氢’项目是我们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第一步,这一步迈稳了,后续,我们将配合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发展,打造在‘产供销’环节中的中原绿氢品牌;推进厂院所合作,利用本部炼化和天然气储气库优势,开展高压气态、常压液态等储氢技术和天然气掺氢技术攻关。”魏忠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