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淄苡
“苦干实干”“三老四严”是传统,更是永不磨灭的精神密码。让我们走进四川宜宾石油,了解三代片区经理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的故事。
●前浪引领 苦干实干的传承者
杨先华在岗时认真钻研加油机,能够熟练应对各类加油机问题,解决各种突发状况。虽然已退休多年,但他身上体现出的踏实苦干,深深影响了不少后辈
杨先华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2004年进入中国石化,曾经担任四川宜宾石油片区经理。如今,他已退休6年有余,再次来到曾经奋斗的地方——三里半加能站,原先陪伴他十几年的“老伙计”加油机已经旧貌换新颜。
“那个时候加油机都是自吸泵的,加油的时候声音很大,现在好啊,都开启静音模式了。”杨先华感慨。
刚到片区经理岗时,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杨先华坚持查资料学技术,摸清加油机线路排布、零部件构造,了解拆装报废加油机的方法。几年下来,杨先华成了加油机维修的专家,能熟练应对各类加油机问题,解决各种突发状况。
“杨经理,我们站的加油枪坏了,不出油,加油的车全堵在了这里,怎么办啊?”“我马上过去看看。”2013年8月的宜宾热得像蒸笼一般,杨先华拿上他的工具包立刻赶往现场。加油机断电、拆油枪,检查油枪内部,杨先华有条不紊,汗水浸湿了工作服,可他全然不顾。“可能是油枪进气嘴有问题!”他凭借对设备的了解有了初步判断。
购买新设备,最快也得两三天才能到,这样会流失客户。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杨先华擦了擦沾满油的手:“我去找找配件。”几分钟的工夫,附近站点的同事就送来了之前剩余的油枪零部件。杨先华不仅仅是维修高手,更是清晰掌握着加油站大事小情的行家里手。
“总算是完成了,赶紧试试吧!”随着油枪恢复正常工作,杨先华松了一口气。从找出问题到成功解决,仅用25分钟。
●中坚力量 勇担责任的逆行者
杨锟是杨先华的徒弟,切实担当起片区经理的责任,在地震发生时勇敢逆行保站点安全。如今,他是项目经理,在高温下坚守施工现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杨先华经理身上体现的苦干实干,激励我不断前进。”杨先华的徒弟杨锟总被人问起,你们都姓杨,老杨是你父亲吗?杨锟回答:“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加油站的员工们都很不容易,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是杨先华为杨锟上的第一课——为基层减负,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担当起片区经理的责任。
时间来到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宜宾长宁突发6.0级地震,加油站震感强烈。
“信号断了,一直联系不上,我得去看看!”时任宜宾石油宜西片区经理的杨锟马不停蹄驱车赶往震中长宁附近站点,仔细排查沿线所有站点加油管线、罐区、周边环境,并嘱咐站点做好油罐液位监控,确保无隐形拉裂。“有我在,别怕!”杨锟一边检查一边安抚着地震后惊魂未定的员工们。
虽然岗位变了,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去年夏天,作为项目经理的他,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重卡换电站百家旺综合能源站改造现场值守,只为如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施工。因为长期暴晒,他的手臂、脖子都黑得“发亮”。摘下安全帽,旁人都笑他“脸上多了一道倒挂的月牙”。
耗时39天,中国石化第一座重卡换电站百家旺综合能源站完成改造顺利投入运营。开业剪彩的那天,杨锟并没到现场。他说:“我的努力源于对职业的尊重,对岗位的责任!”
●后浪坚持 服务基层的继承者
师傅杨锟在陈丽吉身上种下了为员工着想的“种子”,现在已是片区经理的陈丽吉,为员工办实事,助力冠英服务区进一步增量创效
曾经是杨锟助手的陈丽吉,如今已成为宜西片区经理。师傅杨锟为员工着想的“种子”,在陈丽吉身上生根发芽。
原来,杨锟任片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时,每次开展主题党日都选择到站上,带领支部党员为员工干了不少实事。就这样,“为员工着想、做好基层服务”的种子便在陈丽吉的心里生根发芽。
“冠英服务区加油站作为云南入川首站、全省销量第一的站点,要进一步增量创效,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是陈丽吉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高速路服务区站点,该站需要与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沟通。“这些外部的关系都由陈经理帮我们去协调了,我们只需要在站上专心服务好客户。”冠英加油站站长罗艳萍说。
“大家要记住我们支部的口号‘服务川滇,只为更好’。”陈丽吉非常注重员工成长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利用参加冠英万吨站党支部会议的机会,与支部书记交流青年培养和员工工作生活等内容。她坚信,只要真心实意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把企业当成家一样,为之奋斗。在她的带领下,冠英服务区获得了省公司“抗疫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