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从地区性的需求一步步演变成全球性的商品,离不开液化天然气技术的推动和支持。液化天然气技术和商业发展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前期开拓性研究工作,到20世纪60年代才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 1914年
美国工程师戈弗雷·卡波特获得美国第一个LNG处理和海运技术的相关专利,标志着人类开始真正意义上生产和使用LNG。
● 1917年
世界首个LNG工厂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建立。
● 1941年
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LNG工厂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开工。该工厂生产的LNG在常压储罐中储存,可用于远距离输送。
● 1959年
世界第一艘LNG运输船“甲烷先锋”号诞生。
● 1973年
中科院低温中心联合几家天然气公司共同研制了两台天然气液化设备,标志着我国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始应用。
● 1998年
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广东先行试点引进LNG。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成为我国首个引进LNG的试点项目。
● 2000年
2月,上海五号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液化天然气调峰站,同时具备液化能力10万立方米/日和气化能力120万立方米/小时。
● 2001年
11月,中原油田成功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日处理天然气15万立方米,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工业化生产的关键一步。
● 2004年
12月12日,中国首个LNG采购长期协议在澳大利亚佩斯签署,合同期为25年,年平均供气量为370万吨。
● 2006年
5月26日,首船液化天然气抵达广东大鹏LNG接收站。
● 2011年
5月,国内第一座采用自主技术、自主设计、自主采购、自主施工、自主开车的LNG接收站——江苏LNG接收站迎来首船LNG到港卸货。国内第一座采用自主技术和自主设计建造的16万立方米LNG储罐成功投用。
● 2013年
首台国产海水循环泵在唐山LNG项目中调试运行,开创了海水泵的国产化实践之路。
● 2014年
12月,国内首个浮式LNG项目——天津浮式LNG项目进入试运行,采用“先浮式、后常规”模式建设。
● 2016年
4月,广西LNG项目一期工程投产运行,最大存储能力64万立方米,接卸能力为600万吨/年。
● 2017年
中国LNG进口总量首次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
● 2018年
2月6日,天津LNG接收站建成投产。这是我国首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成套工艺的国产化LNG接收站,也是我国首座具备双泊位码头的LNG接收站。
● 2019年
4月,国际液化天然气会议首次在中国上海举行。
● 2020年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10座LNG接收站划入国家管网公司。
6月,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从壳牌购买了两船碳中和LNG,这是中国大陆首船碳中和LNG交易。
● 2021年
中国LNG接卸能力超过1亿吨/年,再气化利用率达84.4%。
● 2022年
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LNG。
11月21日,中国石化与卡塔尔宣布签署27年大型液化天然气采购协议,每年供应400吨液化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