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尹 倩

    “坚定不移推‘六化’,实现效益最大化”,已成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所属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员工的共识。近年来,该公司作为拿总单位,以顶层设计筑牢“六化”根基、以标准化设计推进源头提升、以信息化管理促进数智赋能,支撑“六化”示范工程高效实施,引领“六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全面升级,不断打造工程项目建设新优势新动能。

    抓好设计这个“龙头”

    “在顺北区块,标准化设计成效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把在顺北五号联合站建设中形成的成熟、标准化先进工艺,同等规模的天然气脱硫、脱水模块,以及定型的标准图集和采购标准,都运用到了顺北二区天然气处理厂项目中。设计周期由3个月缩短为1个月,标准化成果占比95%、标准化采购占比90%。”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顺北二区天然气处理厂工程BEPC联合体项目经理王志强介绍。

    标准化设计作为“六化”首要一环,对工程的功能、品质、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抓好设计这个“龙头”,按照“六统一”原则,在顺北二区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实现了典型平面流程、典型模块、标准图集和采购标准的定型,以及设计体系、建设标准和工艺技术的全面统一,着力打造中国石化上游场站“六化”新标杆。

    工程越建越好,手艺越练越精。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经过东营原油库、顺北五号联合站等众多大型重点工程建设的磨砺,不断追求标准化设计的价值提升。在顺北二区天然气处理厂项目中,标准化设计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占地率减少27%、模块化率提升至92%,在国内首次形成了凝析气田直接选择性氧化硫黄回收工艺新技术标准化设计模板。

    练好“搭积木”绝活儿

    所谓模块化,是将工程装置拆分成一个个构件,在工厂内预制成模块,再运输到工程建设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这种创新的建造模式把大部分原本需要在现场完成的工作转移到工厂内,不仅最大限度降低了天气、环境、地理位置等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而且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建设周期。

    “想要在项目现场‘搭好积木’,既要能做出高质量的‘积木’,又要练好‘搭’的本领和绝活儿。”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油气工艺设计所副所长张文钟说。

    在马井1井BEPC工程建设现场,作为公司高硫容络合铁双塔脱硫专有技术负责人,张文钟和同事用5个月时间,实现了工艺和药剂国产化的突破,设计、制造出了一个个成套装备和模块,高效完成了站场的安装搭建,使马井1井成为川西海相气田群建设中首个投产运行的项目。

    “搭积木”的乐趣在于搭建的过程,更在于对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的不断追求。张文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把鸭深1井工程中完成试采任务的54座络合铁脱硫橇块,整体搬迁到河坝气田河飞203中心站EPC项目现场,成功产出高品质天然气。“模块化”可重复搭建的特性,使工艺模块复用率达到85%,节省不菲投资。

    “模块化建设的理念,让我们找到了开发中低含硫小断块气田和边远井的有效方法,也让集团公司专有技术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张文钟说。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在西南和华北地区建设了6座双塔络合铁脱硫站,每立方米药剂溶液的脱硫能力提高4倍,项目综合运行成本降低38%。

    “数字孪生体”管“建”还管“运”

    地面工程的数字孪生体,就是在虚拟世界中给这个工程生成一个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副本。“例如东营原油库迁建BEPC工程,我们利用它的虚拟‘双胞胎’,为工程建设安装了‘智慧脑’‘千里眼’‘顺风耳’,可精准掌握设计施工融合效果、实时把控工程进度情况、自动识别QHSE风险、智能优化配置各类建设资源。在孪生体中,各种细节数据一览无余,让工程建设更加安全、高效、便捷、智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智能油气田室主任李其锐介绍。

    要打造精品工程,不仅管“建”,还要管“运”。在实行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数字孪生体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东营原油库投入运行后,数字孪生体继续扮演着“运行大总管”的角色,通过构建运营期的内操驾驶舱,实现了虚拟巡检、模拟操作、报警告知、一键操作等多种油库管理职能。“新油库的建设工期缩短了50%,建成后,油库操作人员由原来的182人优化到20人,油库运行综合能耗减少了30%。这些都是虚拟的数字孪生体带来的真实应用效果。”李其锐说。

    最近,李其锐又带领团队接下了新挑战,要充分开发数字孪生体“能掐会算”的业务特长。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BEPC项目中,他们将机理模型植入孪生体,以实现各个生产场景下虚拟工况的仿真模拟,结合现场实时运行数据,可精准预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管道运行情况。这相当于给管道数字孪生体装上了“大脑”,不仅可以在管道投产全过程中提供帮助,未来还将辅助运维人员高效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管道智能运维能力,实现企业在数智运维领域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