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外提出的是CCS,以地质封存为主导,没有收入,投入和运行费用比较高。我国提出CCUS,强调“U”,通过利用使碳资源化,“以用减排”增加碳汇,通过利用获取收入,降低运行费用。更关键的是,通过利用可以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耦合,重塑工艺流程,形成新的生产力。
根据国家能源和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消费侧碳排放特征,建立能源、产业及CCUS之间交互关系模型,构建CCUS固碳计算方法,评价CCUS在“双碳”进程中的贡献为:到2060年CCUS技术减排贡献量10.4亿吨。其中,到2025年建成多个基于现有技术的工业示范项目并具备工程化能力,到2030年实现规模驱油利用和封存,到2050年实现大规模地质封存和化学固碳利用。
我国工业产业直接碳排放占全国的39%,加上使用电和热,碳排放占比在60%~70%。工业领域特别是难脱碳产业须加快CCUS技术利用,推动产业重塑,构建零碳/负碳产业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我国含油气盆地分布范围广,有多个油气藏及大量咸水层,具有万亿吨级的二氧化碳封存潜力,兼具良好的“源-汇”匹配性。通过“源-汇”优化,建设“驱油封存中心”,形成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产业集群,可推动CCUS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经济化发展。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可利用的地下空间类型多样,因此要进行地下空间的优化,开展安全性及降低成本的研究,攻关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有很多场景,应建立不同场景下的碳足迹评价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与核查,加快建设碳交易体系,实现碳利用的价值化。
当前阶段,应注重CCUS技术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包括技术链创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完善政策法规、开展国际合作等,推动形成国家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