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唐守忠(左二)为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青年员工进行创新讲解。
李超君 摄
亮 点
充分发挥职工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实施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筹、工会协调、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职工创新工作格局。
巴丽蒙 赵 静 马俊松 李超君 张欢欢 袁 磊
6月16日,绿意葱茏的胜利油田油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勃勃生机。
距离东营市区70多公里外的孤岛镇上,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师、孤岛采油厂特级技师唐守忠正为攻关油井控制柜高温停机治理技术设备忙碌着。
唐守忠是广大产业工人扎根一线创新创效的代表和缩影。多年来,胜利油田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职工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想法变办法
小改小革闪烁职工智慧火花
6月9日一大早,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王70注采站员工李树强来到牛页1-3HF井场,进行装卸油操作。站在罐车顶部,李树强手抓的红色手环格外显眼。这个名叫“便携可拆卸式抓手”的工具,有效解决了采油工过去卸油时“手无处可抓,脚下易打滑”的困扰。这项工具是李树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不仅提高了卸油的安全性,还易于操作。
小创新也能“拨千斤”,小改小革闪烁着职工们智慧的火花。近三年来,类似这样的创新成果,油田已有750余项,并全部转化应用。
胜利油田在基层单位广泛开展“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提高职工创新工作参与度。统筹开展职工创新立项、评审、指导、激励等工作,打通职工参与科技立项的渠道,制定创新成果及创新人才奖励激励办法,营造出“人人可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
难题变课题
从“追着资历跑”到“追着成果跑”
一根改造过后的搅拌棒能让化验工每天减少上千次搅拌动作,一项信息革新技术能让一个管理区每年减少闪停带来的经济损失100万元……
一个个生产难题的解决,得益于胜利油田开展的“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活动。
该活动始于2020年。通过“一线职工出题、基层领导点题、油田业务部门命题”的方式征集生产难题。
电网闪停是一线常见问题,孤东采油厂管理二区600余口油井,闪停一次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开井。他们将这个难题征集上报,经过工会筛选,这一生产难题参与揭榜。
最终,石油开发中心青东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的张学军凭借最优方案从11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他与团队一起研发的第三代“油井信息化柜故障诊断自修复技术”实现油井闪停后20秒内智能启动运行设备,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军既不是技能大师,也不是胜利工匠,能够成功揭榜,得益于不限身份、不看出处、“谁有本事就让谁干”的创新导向,实现了从“追着资历跑”到“追着成果跑”的转变。
三年来,油田通过“揭榜挂帅”征集各级生产难题2890余个,7000余名职工直接参与,夯实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职工队伍基础。
“独立作战”变“兵团作战”
创新联盟集智聚力共同攻关
近半年来,河口采油厂集输工技能大师刘同玲经常在东营、孤岛、仙河镇等地来回奔波取经,攻关她揭榜的“关于集输泵站分水站高含水在线计量难题”。
胜利油田“牵桥搭线”,组成难题创新联盟,集智聚力攻关。以胜利工匠创新实践基地为龙头,以114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基础,胜利油田探索建立跨专业、跨单位的“1+N”创新联盟工作体系,横向上建立起孤岛、河口等5个区域联盟,纵向上打造采油、作业等6个专业联盟,实现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互动、共建共创共享。
创新联盟打破了单位和专业限制,组织联合攻关课题96项,下基层解决生产难题890余个,催生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