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企业利用劳模工作室实训基地开展练兵竞赛活动。张 磊 摄

    亮 点

    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基地”的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工匠型技能人才,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方铨禹 张春倩

    “这个汽轮机原来是柴油加氢装置的核心设备,更新换代后埋没在杂草中,被我们发现时已是锈迹斑斑。这可是宝贝啊!我们把它搬进了劳模工作室实训基地,经过修废利旧,重新‘上岗’,成为设备实操培训的明星教具,被称为实训基地的‘镇馆之宝’。”全国劳模、福建炼化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肇宏说起压缩机的故事,感慨万千。

    近年来,福建炼化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了三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涵盖了生产、设备、安全三个主要业务,开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基地”的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彻底打破培训“纸上谈兵”的桎梏,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VR模拟,训练“身临其境”

    “这里的VR场景模拟了20个安全事故,让人身临其境,引导员工在有趣的体验中进行安全技能实操训练,可以有效避免类似的事故。”黄小滨劳模安全创新工作室成员陈强说。

    黄小滨劳模安全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6月成立,致力于发挥员工智慧,以小改造推动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以培训和技能竞赛推动员工和承包商安全技能提升,以体验式安全培训、沉浸式安全教育,让安全理念实体化,培养会技术、懂安全、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培训基地设置了安全体验区,VR仿真场景模拟、心肺复苏、高处坠落等24个石化行业现场高风险作业体验,引导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安全技能。基地还常态化开展员工和承包商培训、安全比武竞赛和安全文化素养提升活动,有力提升公司安全管理绩效。

    闲置利用,基地紧贴实战

    “我们工作室利用闲置的老焦化装置建成实训基地,所有设备都可以直接操作,对操作工的系统化培训有很大帮助。”吴良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钱程说。

    2020年8月,吴良江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生产技能实操培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石化行业首个以真实完整的生产装置为基础改造的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基地,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要设备423台。

    基地紧贴实战,开发了隐患查找技巧培训、加热炉点火操作、外操巡检挂牌、DCS模拟操作等石化生产所有基本科目的操作演训。邀请经验丰富的操作骨干为讲师,理论知识深厚的青工为助教,形成“黄金组合”小班教学,让学员们学得更快更深更有效。

    “1+N”模式,技能快速提升

    “刚进厂时,师傅交代我们,在现场不能好奇去按任何一个按钮。但在实训基地,所有的设备都是修旧利废来的,跟现场一模一样,我们可以上手操作,所以学得也快。”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刘佳欣说。

    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从30平方米起步,经过3次投入建设,已形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设备专业技能实训基地。采用一个工作室带动“动静电仪”四个专业组的“1+N”模式,实现设备专业全覆盖,建立了仪控实操室、机泵实操区、电气实操区和电焊实操室。通过修废利旧和技术改造,创造性还原出汽轮机实物运转和控制系统模拟。2020年12月,该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借助这个平台,很多青工形成了肯吃苦能奉献的作风,打开了成长通道。”工作室成员陈超说。他今年获得福建省数字化仪控技能竞赛第一名,被授予省“金牌工人”称号。

    多年来,各工作室共开发45门实操培训课程,制作实训课件200多个,形成周周练、月月考、年度大比武的赛训机制,每年培训公司和承包商员工近2万人次。开展创新攻关,累计获得18项专利、636项创新成果,其中1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