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嘉宾:石科院高级专家 杜泽学
问:目前,我国生物基燃料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答:一是原料获取难度大。生物质资源具有资源分散、种类繁杂、难以收集的特点。与诸如农林废弃物回收机构等资源拥有者建立战略同盟关系,为产业链长期稳定供应价格适宜的原料,是发展生物基燃料产业的关键。
二是技术链仍在构建。主体技术亟待成熟完善,诸如生物质气化-费托制备液体燃料技术、高效“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仍处于研发小试向中试或工业示范推进阶段,技术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全产业链统筹能力不足,目前产业链尚不完善。从原料、生产过程到产品的相关标准不健全,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较为严重,难以实现跨领域、跨区域资源和市场统筹。
问:中国石化在生物基燃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目前,石科院已自主研发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制备生物航煤技术,成功实现跨洋商业飞行。同时,石科院正在开发针对不同生物质采用气化或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合成气或者沼气的先进技术,通过与重整、费托合成、油品提质等技术耦合,可生产绿色清洁的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基燃料。在已掌握的较为成熟的费托合成技术和油品提质技术基础上,中国石化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气化、发酵等生物质产气技术的开发,争取尽快实现全流程示范。
二是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立足顶层设计高度,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提出《协调推进废塑料和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推动炼化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提案,从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顶层设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针对生物质资源化利用,马永生建议,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生物质资源化统筹利用技术国家级创新中心,发挥其在废弃有机质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的优势。鼓励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联合,发挥各自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支持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协同创新,由龙头石化企业牵头,加大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力度,尽快建立工业示范。
问:下一步,如何推动生物基燃料产业健康发展?
答:石科院将持续推动生物基材料和燃料与传统石油化工体系耦合发展,提高生物基材料和燃料供应质量,丰富供应类型,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形成对现有石化基材料和燃料的部分替代和有效补充,为实现“双碳”目标及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石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