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这一天,胜利油田莱1-25井井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石油化学工业部发来贺信,祝贺胜利油田3252钻井队用一只“聚晶人造金刚石喷射式三刮刀钻头”,成功完钻一口2777.69米的深井,创造了我国这一类型钻头进尺的最新纪录。

    此时,在距离井场几十公里外的钻井攻关队钻井组,喜庆的气氛并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钻井组负责人陈书德和工作人员一起,正忙着为提升钻头质量进行研究。他们深知,尽快研制出适应油田快速钻井的钻头,是当务之急。

    1964年胜利油田发现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展开。油田会战初期,使用的钻头是国产牙轮钻头和仿苏平底刮刀钻头。

    仿苏平底刮刀钻头,单只进尺200~300米,最高单只进尺纪录634.9米,牙轮钻头单只进尺只有60~100米。要想打一口2500米深的井,要用20~30只钻头、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打完,不仅钻井速度慢、周期长、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尽快研制出适应油田快速钻井又能在深井破碎岩石的钻头,成为当时会战工委给钻井攻关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85岁的陈书德,和钻头打了一辈子交道,即使退休20余年后,家里依然珍藏着那些年与钻头研究有关的各种资料和证书。

    他回忆,攻关队的科研人员和工人们同吃同住,结合前线调查的意见和要求,共同开展钻头攻关。为了研究钻头的结构方案,他们用木块、萝卜和石蜡刻出20多种钻头模型;为了解决钻头焊接工艺难题,他们跑遍北京、上海、济南、西安等地的有关厂家和研究所,学习焊接经验。

    胜利油田自主研制的第一只钻头,是硬质合金的三刮刀钻头,因为突破单只钻头进尺1000米大关,被称为“千米钻”。3252钻井队在“东方红”会战时,实现“一天一只钻头一口井”的钻井速度。

    但是,随着向地下钻进不断深入,这种钻头到了1600以下的深井部位,因为磨损快、保持能力差,失去了“威力”。

    1973年,钻井工艺研究院成立后,与上海砂轮厂和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合作,深入开展刮刀钻头的研究,引用人造聚晶金刚石硬质材料,以及更加先进的工艺技术,对钻头进行改进,最终研制出“喷射式人造聚晶金刚石刮刀钻头”,先后8次创造单只钻头进尺全国最高纪录。

    1979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胜利油田钻井院和协作单位郑州磨料所共同研制的“喷射式人造聚晶金刚石刮刀钻头制造”,荣获国家二等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