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翠华收集手动冰点仪分析数据,建立数据库,以提高航空煤油冰点分析准确性。鲁家宣 摄
王 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石头”这一雅号就在中韩石化检验计量中心传开了。刚开始可能源于她的姓氏名称,后来大家才发现,这位戴着眼镜、个子小小、文静爱笑的师傅,对待工作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内心坚定如磐石”。
但她又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喜欢看哲学书籍,至今还保留着不定期更新QQ空间的习惯。在这个世界里,有生活的感悟,沿途的风景,还有飘香的美食和令人捧腹的“自黑体”。就好像她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严肃认真,另一个诙谐幽默;一个想保持最原始的那颗心,另一个则需要不断和外部世界斗争或妥协。她就是石翠华,中韩石化检验计量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敢拿本心和世界直球对决的人。
“你的内心要有一种坚持”
“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着定论。”——摘自石翠华的QQ空间。
1994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韩石化,石翠华在一线班组整整倒了4年班。“当时心里肯定有落差。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其实倒班还是有好处,增加了对单位基础事务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于检验计量人而言,“数据就是产品”“异常数据就是残次品”。当上工程师的石翠华,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每月300多项分析项目、两万多个数据中找出异常数据,分析原因并加以整改。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石工就是能在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找到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找到‘真凶’。”该中心党支部书记户佳财说。
寻找真相的过程就像一名侦探在办案。石翠华会首先到班组确认化验环境、仪器状态、分析过程,再看操作细节,步骤执行情况。对有疑问的地方,她会反复验证,一个一个因素仔细排查。
一次,该中心要对进厂原料蜡油组分进行分析,过程中发现数据的重复性不是很好。大家从分析标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等因素进行排查,都没发现问题,工作陷入胶着状态。此时石翠华另辟蹊径,从外向内排查原因,最后发现购买的试剂存在问题。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要有一种坚持,要稳得住。往往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验证点’,就可以成为‘突破口’,为下一步行动找准方向。”石翠华说。
“做事就是做事,不能顾虑太多”
中韩石化检验计量中心环境监测站站长柳俊谈到了对石翠华的第一印象,“前几年公司成立了一个硫黄装置尾气稳定达标攻关小组,石工一开口就把我震撼了。感觉她说话特别硬气,一是技术水平、专业素质在那,所以说话有底气;二是敢于表达,不管领导爱不爱听,她都一定要把看到的事实表达出来。说一次没得到重视,那就再说两次、3次。”
“你不担心让领导下不了台啊?”有人笑问。
“不担心。”石翠华干脆利落地回答,“我的工作就是用事实说话。如果考虑太多,那就做不成事。”
这种严谨、认真的典型工科思维模式,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工作和学习。
在公司装置改扩建及产品升级过程中,她组织完成了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静态数据的组态,确认了445个分析方法、955个外报组分、73套装置、932个采样点的梳理和建设,1333套计算公式的函数式的编辑和验证,为系统顺利上线运行夯实了基础。
同时,她还敢于突破传统,在工作中求新求变,针对抽余油中烃的种类多、含量高,目标峰值辨识困难,提出用水抽提环丁砜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使得色谱峰谱图干净单一、辨识度高,既减少了分析人员的困扰,也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排除一切干扰,快速行动,冷静思考,做出最优选择”,这也是石翠华一直秉持的工作态度。
“学会做好减法的人生”
一次,武汉市总工会过来审核她负责创建的“翠花工作室”,听完石翠华的汇报后,指出了其中几点不足。“要是换成别人,立马点点头说,好,我们立刻整改,不就过关了。”一名知情人说。
可石翠华还是满脸通红地认真不停申辩着。一众人在台下直着急,眼看这件事要黄,却没料到会后市总工会负责人说:“一看就知道她是个做实事的人。”最后“翠花工作室”还被评为武汉市“十佳”女职工工作室。
还有一次,石翠华负责考核车间系统录入,发现有个平时关系较好的同事出了错。本来她可以帮助其更改错误,再私下沟通。但最后石翠华还是进行了考核。
谈及此,石翠华开启了“自黑”模式,笑着说自己,“有点二,不走心啊”。
“如果下次还碰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那就只看系统前面的工作项,不看后面的责任栏。这样工作就简单啦,一碗水也能端平。”她笑着说。
石翠华说:“能够学会做好减法的人生,也是种智慧的人生。我希望工作越做越简单,所有事才能越来越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