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吴登亮打磨光杆上的毛刺。
吴登亮给前来“取经”的各单位员工代表分享带压封堵新方法。
吴登亮及时调整6-1计转站就地分水系统进水阀门。
蒋琳琳 胡 强 图 麦吾丽旦 丁玉萍 文
“找吴大师出马,带带咱们。”在西北油田采油二厂上产的节骨眼上,这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他们提到的吴大师,就是西北油田采油工种首席技师、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一区生产运行室副主任吴登亮。
今年45岁的吴登亮,身为“多面手”有许多绰号:“及时雨”“全能医”“点子王”……
抢产“及时雨”
“TK695X井本轮注气开井,挂抽作业滞后,直接影响油井产油120吨。”生产会上,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一区运行中心主任马坤焦急万分。
“时间就是效益。我们自己干!”副总监姚志鹏下定决心。
“这活儿交我吧。”吴登亮主动请缨,带领青年突击队员立即到库房领料。
压井、起下抽油杆、调整防冲距、启抽……挂抽作业成功,井场响起一片欢呼。
目前,吴登亮已连续4个月坚守在上产前沿,今年以来共及时组织油井异常处置、冲程上调、扶躺井等行动30次。
油井“全能医”
几百口油井的生产运行参数和井站工艺流程图,吴登亮烂熟于心,对油井的各种疑难杂症,准能准确发现“病因”,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井场在哪里,吴登亮的“手术台”就在哪里。夜幕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无边无际,微弱灯光下,看他在采油井口为故障油井“做手术”,只听到金属叮叮咚咚的碰撞声。他总能让抢险告捷,让油井快速恢复生产。
创新“点子王”
前不久,采油二厂年度联合创新工作室优质成果评选揭晓,10个奖项中,吴登亮摘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每项成果的背后,都是一个生产难题的破解,都隐藏着一个革新的“金点子”。吴登亮扎根一线25年,小改小革上百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22项。
吴登亮的新成果“一种计转站集输系统自动分排水工艺”,今年已在6-1、10-7、12-5等计转站推广,共让11口高含水井实现就地分水,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4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