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  燕  王  宁  徐智华   李  晓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所专家于丽丽心中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为钻井施工现场插上智能互联的翅膀。

    2008年,于丽丽博士毕业,来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所,潜心钻研信息技术。通过持续跟踪调研前沿信息技术,2016年,她将目光锁定在物联网。

    传统意义的钻井施工,设备之间关联度低,井场设备管理以人工巡检为主,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要逐一排查,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也间接影响了钻井时效。

    “如果把物联网技术搬到钻井现场,实现井场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变人工巡视为终端监测,必将大大提升钻井现场管理水平,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于丽丽大胆提出想法,在信息所领导的支持下,与胜利工程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一拍即合。信息所立即组建团队展开攻关。

    研发遇到的第一道难关是数据采集关。整个胜利石油工程的井场设备成千上万。这些设备种类繁多、型号各异,设备数据千差万别。在这样的条件下实时采集信息,难度可想而知。

    再难也要干下去。于丽丽带领团队一点一点摸索,一台一台研究,最终研发出能够快速对接井场各种设备、兼容多种协议的智采终端。不管什么设备、什么型号,只要连接智采终端都可以实现互联。

    然而,刚开始采集上来的数据,按照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故障分析,判断的结果与现场大相径庭。问题出在哪?于丽丽风风火火赶往施工现场。到现场一看,全明白了。井场设备运行中,噪声、振动等干扰因素很多。如何排除干扰信号成了最大难题。

    于丽丽请来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刘东章现场授课,看大师如何“望闻问切”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她和同事为大师的精湛技艺折服,同时下决心,把大师几十年的经验翻译成数字语言,通过电脑实现故障远程诊断。

    她带领团队建立各种分析模型,通过电流、电压、振动信号等参数的细微变化判断出设备运行状况,并做出预测,建立起一套具有故障预判功能的MRO物联网系统。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5年时间里,于丽丽像拧紧的发条一样高速运转。她的脑子里时刻都有一部开动的钻机,装着井场配套的全部装备。

    经过多番现场试验、大量计算和反复验证,2021年,团队完成钻井装备MRO物联网技术研发,实现了关键设备远程运行监测和数据处理,为客观真实反映钻井装备状况、加强设备动态管理、优化运行机制、提高装备利用率带来了福音。

    MRO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现场客户端、现场移动端、平台端三种应用模式。前两种模式通过一台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对井场所有设备的实时监测,井队人员再也不用手写设备运转记录,大大减轻工作量,减少差错率。平台端则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实时监测数据,为监测中心、设备管理中心等提供准确的实时数据,为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021年,黄河钻井70183队等15部陆地电动钻机及18部顶驱、中原3部电动钻机、江汉3部电动钻机配套了MRO系统,实现了装备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维保提醒、故障诊断。同年,MRO纳入石化油服SICP一体化云平台,在中国石化全面推广应用。这让于丽丽和团队欢欣鼓舞。

    百尺竿头思更进。于丽丽带领团队进一步拓展MRO应用范围,将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用于管理井场装备,在装备数字化基础上再次中标SICP石油工程钻井关键装备电子标签项目,完成在6个地区公司的钻井关键装备配套应用,实现了关键装备动态的准确掌握。同时,MRO物联网也被评为2022年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山东省质量标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