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4-11
字号:
版面: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以来,我国氢能产业从交通应用起步,逐步形成能源、化工、交通、材料多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双碳”目标提出后,结合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低成本规模化发展,氢能成为能源和工业等领域脱碳最重要的路径之一。

    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如何降低制氢成本、推动绿氢规模化发展、提升关键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发展氢能,是能源演化的结果,也是深度脱碳的选择。”阳光电源副总裁、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超才表示,当前,绿氢成本过高是绿氢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电解水制氢是未来氢气制取的主流方式,需要重点突破的三个领域是设备技术进步、绿氢规模化生产、电氢深度耦合,可以实施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解决方案,增加智能化要素,降低规模化制氢对电网的影响,保障安全生产和运维。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维荣表示,氢能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市场容量大,具有清洁、环保、零碳排放,无网、无须供电系统、运维简便,建设周期短、站后工作量小,投资少、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双碳”目标给氢能轨道交通带来极大发展机遇,下一步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

    “氢能应用比较广泛,除工业领域外,还可以应用在新型储能、交通、建筑、民用等多领域。”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歌认为,当前制氢领域关注的核心是度电成本,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降低单位绿氢生产成本,推动光伏技术进步促进平准化度电成本降低+提高电解水制氢系统效率,利用“组合拳”助推产业发展。

    新能源车尤其是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受诸多因素制约。河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部长陈波认为,整个行业的成本要降下来,需要把运营效率提上来,要建立全产业链管控平台。从能源端来说,从制氢工厂到加氢站到中间运输要有一个高效调度,满足加氢站高效运行;从物流端来说,新能源车运行效率相比传统能源车,续航里程更短,要把中间无效等待时间,包括从上游装卸到终端装卸的所有碎片时间节省出来,通过能源平衡来支撑物流端高效运行。

    绿氢可以适应一些风光和太阳能波动发电,作为能量储存。苏州希倍优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崔童认为,绿氢价格下降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再生能源普及,因为应用电解槽生产绿氢主要成本来自电价;另一方面是电解槽成本下降,高效节能的电解槽可有效推动氢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