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石油通桥油库生活区的假山、小瀑布等,为绿色油库增添更多苏州园林元素。
贾习文 朱佩羽/文 姜璟雯/图
3月的江苏石油通桥油库,樱花烂漫夺目,玉兰花争奇斗艳,蜡梅清香怡人,垂丝海棠丰盈娇艳,惹得员工驻足观赏,引来蜂蝶采蜜忙。
通桥油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目前绿地面积4.3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7%。
江苏石油按照“绿色低碳、净零排放、智能智慧”12字方针,坚持生产、环保两手抓,统筹实施绿色油库升级建设,将通桥油库打造成为江苏石油首座绿色示范油库。该油库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石化销售系统“绿色基层”。
刚柔巧妙结合,油库变身“园林”
一排排整齐伫立的油罐,一辆辆穿梭不停的罐车,在充满工业质感的场景里,悄然融合了苏州独特的园林文化。通桥油库通过因势利导规划、精心巧妙布局、科学绿化种植,将工业风的刚与园林式环境的柔巧妙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多年以来,针对绿化基础薄弱、树木稀少、品种单一的状况,通桥油库合理选择布置植物,对原有绿化进行提质升级。
他们在生活区种植晚樱、桂花等多种树木,对地表重新播种草籽,用29棵高大挺拔的香樟打造“香樟林语”。在罐区码头种植池杉林、早竹林,“竹杉双舞”风景如画。在1.2万平方米的绿草地上,时有白鹭栖息。罐区西侧以黄山石造景,围墙边种植池杉,地表覆盖新绿,当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耀时,“黄石曦照”,美不胜收。他们还利旧盘活闲置资产,重塑已关闭区域的太湖石,打造“太湖叠山,别有洞天,飞流小瀑”。
改造后,油库现有各类树木两千余株、早园竹万余株。漫步油库,从假山流水到花卉树木,到处都透着园林的幽静与美妙。
“现在的油库就像个大花园,在这里工作,心情特别舒畅,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对自我的要求也更高了,就连工作服换洗也更勤了。”油库的老员工常卫东说。
绿化养护包干,呵护一片绿意
作为江苏石油的标杆油库,通桥油库努力争当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的践行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责任包干、区域协同”三个示范作用,在红的底色上注入绿色元素,形成通桥油库最亮丽的名片。
油库党支部将“增绿化、美环境”作为持续攻坚任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我为攻坚创效出份力”“最美星期五”等活动。如今罐区铺设的草皮、各区域种植的香樟和池杉等,都是支部党员自购材料、自带工具,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的结晶。
通桥油库采用积分考核的方式,设置绿化养护包干区,有效强化了员工的责任心。从油库主任到一般员工,都有2~3个责任区,包干负责区域的绿化养护、卫生清洁、设备养护等各项工作。他们认真学习绿化养护知识,及时做好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日常管理工作,呵护着花草树木的茁壮成长。“为了把我责任区这片枇杷树照顾好,我从网上买了书,还请教了东山的老农。”已经成为半个果树专家的油库消防队队长任海龙说。
通桥油库围墙外有一条断头马路和一片荒地,一直处于无人管理、野草肆意生长的状态。通桥油库经过集体讨论,一致认为围墙外的环境也是油库的责任区。油库干部员工主动参与,通过联合辖区街道,对草坪进行清理维护,捡垃圾、拔杂草,让原先脏乱的道路恢复了干净整洁。
线上线下开放,增添更美风景
通桥油库坚持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持续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设置云开放窗口,打造植树基地,展示油库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生态建设成果。
“每次听到大家的赞美,我的心里都乐开了花。”油库公众开放日工作人员刘志尧说。江苏石油与时俱进,通过“中国石化”“奋进石化”“苏石e站”等线上平台,以云开放的形式,在通桥油库举办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开放日活动,在线回答网友关心的各种问题,让广大网友直观感受到做好绿化对提升环境的显著作用。
江苏石油还发挥油库空地较多的优势,每年3月在通桥油库举办义务植树活动,不断为油库种下更多新绿、增添更美风景,打造植树基地;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蚂蚁森林等互联网方式,发动全员参与支持义务植树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切实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