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 成丽平
9月28日,在2025湖北银行·京山网球公开赛ATP100+WTA125男女双赛决赛日,一场与之深度联动、着眼未来的重磅活动——“京山论网·智造未来”体育装备制造产业推介座谈会暨网球数智零碳产业园揭幕式在湖北京山天沐酒店举行。此次活动是京山网球公开赛的核心配套活动,旨在深化“文体搭台、招商引智唱戏”的办赛模式,加速构建“一主两副”赛产交融新格局,推动京山由“中国网球特色城市”向“网球产业之都”迈进。
当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体育局、荆门市相关领导,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代表、国内外体育产业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约300人出席会议。与会嘉宾齐聚一堂,共商网球产业未来发展大计,亲身感受京山“赛产交融”的独特魅力。
活动开幕式上,荆门市相关领导致欢迎辞,向到场嘉宾表示诚挚欢迎。随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体育局领导先后致辞。他们一致认为,京山成功将高水平赛事带来的关注度、人流和信息流,高效导入产业发展的主航道,探索出一条以特色赛事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路径。
京山市委负责人作专题推介,全面展示了京山雄厚的网球群众基础、完善的场馆设施、蓬勃的赛事经济以及发展体育装备制造的独特优势和坚定决心。
接下来,“京山网球数智零碳产业园”和“京山论网”平台在此揭幕,标志着京山在打造网球产业高地与思想高地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为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双轮驱动。
在“京山论网”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罗智丰博士发布了《京山网球数智零碳产业园整体规划报告》,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研究员阐述了赛事推动城市文旅体融合发展,上海体育大学丁云霞副教授解读了最新国家层面体育产业政策,为京山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圆桌论坛环节,五位业内专家围绕场馆运营、产业融合、绿色低碳、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京山网球产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碰撞出诸多前瞻性的思想火花。
现场还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京山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华体集团、橙狮体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为“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动能”写下生动注脚。
从群众沃土到国际舞台
京山网球的发展历程,是一场历时四十余年的漫长蝶变。“那时候全市只有一块场地,还是沙土的。”年过八旬的付振国回忆道,“就是这副从武汉带回来的木制球拍,让我们赢得了湖北省第十届体育运动会网球赛的冠军。”
此后,京山网球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2012年,被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称号;
2018年,湖北省网球学校落户京山,开创“省校县办”先河;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网球决赛首次在县级市京山举行;
2024年,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市入选“网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共建城市”;
2025年8月,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总决赛、全国高校“校长杯”网球比赛首次走出校园落户京山;
2025年9月,迎来“职业竞技赛事元年”,WTA125/ATP100一城两赛落户京山。
如今,京山拥有356片网球场,每15分钟即可邂逅一片,10万市民常年参与。每万人拥有网球场地达5.67片,居全国县市之首。完善的网球运动服务体系,使“京山模式”获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推广。湖北省网球学校成立7年来,已累计获得全国级赛事金牌217枚、省级金牌310枚,为国家队及省队输送了数十名优秀后备人才。
赛事赋能城市发展
“设施非常棒,场地宽敞且功能齐全,完全具备承办职业赛事的条件。”WTA评审团队的高度评价,为京山网球迈向国际化打开了大门。两大国际职业赛事落户,使京山成为全国首个承办WTA125和ATP100职业赛事的县级市。
9月22日至28日,2025湖北银行·京山网球公开赛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运动员参赛。亚洲知名球员亚历山德拉·伊埃拉、被中国球迷亲切称为“麦当劳小哥”的麦肯齐·麦克唐纳德等亮相赛场,京山,一夜之间跻身世界网球版图。
京山网球最大的特色,在于创造了“赛事与城市生活零距离”的独特场景。国际网球赛事开在孩子的校门口,使孩子们能作为球童参与,近距离观摩比赛。这种“赛训融合”“赛城一体”的模式,让职业赛事深深嵌入城市成长肌理,成为京山区别于国内其他网球基地的绝对优势。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与群众网球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京山以‘中国县域县级市首次举办国际男女合赛’的突破,在世界网球版图上刻下‘中国县域印记’。”
赛事经济花开满城
职业赛事的成功举办,如同投下了一颗激活县域经济的“石子”,涟漪效应立竿见影且持续扩大。京网赛事8天期间,累计吸引现场观众5.6万人次,直接带来旅游收入达1.1亿元,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294万元。
京山敏锐抓住“赛旅融合”机遇,推出“跟着赛事游京山”系列活动,成功塑造了“白天观赛、晚上消费”的休闲格局。2025年,京山通过网球赛事吸引游客超过305万人次,“网球+”经济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更令人欣喜的是,京山正成为“网球家庭”的迁徙目的地。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网球梦想,选择将事业和生活整体迁移至京山。来自安徽合肥的崔晨晨举家搬迁至京山并在此创业,她说:“这里不仅有专业的训练环境,更有浓厚的网球文化和成长土壤,孩子能边学球边成长,我们也能安心创业。”
未来蓝图
面对未来,京山市委负责人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用好‘网球+’金钥匙,着力办赛事、聚人气、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第一、世界知名的‘荆网’小镇,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百亿网球产业集群,以网球特色产业引爆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
本次“京山论网·智造未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京山网球公开赛的内涵,更清晰展现了京山从“网球特色城市”向“网球产业之都”迈进的雄心与路径。京山正以赛事为引领,以产业园和论坛为双翼,全力打造一个赛事活动精彩、产业根基扎实、创新思想活跃的网球产业生态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