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命运转折,郭玉佩走上篮球之路,从此篮球成为他生命中一抹浓重的底色。一生无悔奉献,诠释着郭玉佩对篮球事业的无限热忱和执着坚守。
1951年7月,郭玉佩参军,被分配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无线电工程系,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郭玉佩还有一个身份,校篮球队的中锋。那年的开学典礼上,刚刚成立不久的八一队来到张家口,与郭玉佩所在的校篮球队进行表演赛。八一男篮中锋范仲禹被一名身高1.90米的学生防得无法得分,这名学生就是19岁的郭玉佩。
后来,郭玉佩进入八一队。但队内人才济济,他常常上不了场,于是他开始寻求其他“出路”,他先被调到大队的业务组,又在1957年学做裁判。郭玉佩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因此成长迅速。他参与了历届全国运动会篮球比赛,还得到舒鸿、宋君复等前辈的指导。
郭玉佩坦言:“裁判工作很难的,费力不讨好。”就在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业当中,他奉献了一生。
1988年退休之后,郭玉佩受邀到中国篮球协会工作,一干又是20多年。他做技术代表、仲裁委员、裁判长,哪里有“难啃”的比赛就到哪里坐镇。当时有人劝他:“你以前是总政文化部体育处处长,现在退休了,还跑来做裁判,你不觉得‘掉价’吗?”
郭玉佩的回答掷地有声:“共产党员哪有‘掉价’啊。”
退而不休,一生奉献,就是郭玉佩篮球生涯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