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近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透过这场国家级展会,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条主线:科学技术加速渗透,正把体育从经验驱动推向数据驱动,从资源消耗转向新质生产力,并带动全民健身、赛事运营、冰雪运动、体育贸易等全链路升级。
如今,“AI+数据”正在重塑全民健身供给模式。过去谈到全民健身,往往纠结于缺场地、缺教练、缺激励等存在的问题。服贸会现场给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一张等比例缩放的网球场,两端高清摄像头+一台边缘计算服务器,即可把职业级数据分析日常化;一块20米×5米的凝胶冰雪移动冰场,能耗降低50%,建设周期缩短30%,让没有天然雪的南方城市也能全年上冰。
当AI视觉、毫米波雷达、可穿戴设备把运动行为翻译为可交易数据,政府、企业、保险公司等的合作空间被瞬间打开:政府用数据优化15分钟健身圈布局;企业基于数据开发分级课程、运动处方;保险公司则推出运动减费健康险,实现多方共赢。体育服务从靠补贴走向靠运营,全民健身不断发展由此具有了可持续的市场引擎。
体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服贸会上,诸多企业把“双奥”沉淀的场馆建设、赛事运营、安全保障、人才培训四大模块做成可复制的“中国标准”,开始向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巴西等国输出。服务贸易的底层逻辑正在从卖设备转向卖标准、卖集成、卖数据,中国体育服务的全球价值链位势持续上移。2024年,我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93.42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进口总额增加159.47亿元,增长30.8%;出口总额增加5.08亿元,增长43.5%。
服贸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24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以数据为产业导航;北京市体育局专业人员管理中心设立了运动员保障工作成果展区域,通过LED屏播放退役运动员转型故事、创业日常,展示了退役运动员转型保障工作的成果。
政策、资本、人才、场景“四位一体”协同,让体育科技成果不再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用一场科技嘉年华证明:科技不是体育的配角,而是点亮未来的火炬;创新不是孤立的手段,而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底层逻辑。从AI网球场到凝胶冰雪,从机器人世界杯到标准出海,中国体育正在走出一条“以科技换效率、以数据换空间、以标准换市场”的新路。面向“十五五”,只有持续放大科技乘数效应,完善产学研用生态,才能让体育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开放、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不可替代的体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