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宸
进入米兰冬奥会、洛杉矶奥运会备战周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于去年10月作为链主单位获批建立奥运攻关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联合体自今年5月正式成立后,如今已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全国各地体育院校、训练基地、专业企业共百余家单位加入。联合体负责人冯艺表示,“虽然联合体成立时间不长,但诸多参与单位有多个奥运周期的技术攻关或服务国家队的相关经历。我们作为组织方,志在联合大家,让‘科技助力奥运、创新共赢未来’。”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智化儿童青少年运动促进健康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项目启动,据项目负责人李祥臣介绍,联合体曾产出的国家队骑行服、头盔等可穿戴设备已可应用于家庭场景或日常锻炼场景,“新奥运周期我们把目标前置,提供更快速反应、更有效服务,增强企业和其他希望进入联合体的单位的信心,由此创造出更好条件整合人、财、物,进而探索更多技术成果是否具备产业化能力,以实现‘源于竞体服务群体’。”
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卜灿介绍,课题是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将儿童青少年多重共病模式及风险因素研究的结果,佩戴可穿戴设备后反馈的数据,与儿童医学领域专家的访谈内容、相关病例、问诊记录等灌入模型中,建立知识库,帮助使用者为儿童青少年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对应技术框架一旦实现,可转化到奥运项目的备战工作中。目前,已有一位乒乓球奥运冠军的体能教练通过整理历届奥运冠军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备战经验、访谈记录、日常训练计划等内容形成知识库,后续计划应用我们的大模型,为新奥运周期的训练计划提供决策支撑。”李祥臣认为,我国各奥运项目的过往备战经验都可作为竞技体育领域独有的知识库,上述技术成果适用的项目不只是乒乓球,也不局限于体能训练环节,“教练们借助我们构建的领域垂直大模型,不管是服务老选手还是新队员,都能更好掌握服务对象个人情况,优化备战工作。灌入模型的各类资料,既是对奥运备战工作成果的数字化保留,又为后来人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提供参考,还能在全民健身方面惠及群众锻炼时方案制定、目标确定、方法优化等。”
据介绍,新一轮奥运周期中,联合体将重点围绕竞技体育装备国产化、高端创新设备研发、高端竞赛器材国产化和体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数据交互平台四大方向开展技术攻关。李祥臣表示,对于国外供应的装备,科研工作者有针对其供应链隐患、装备质量参差、技术藏私等方面的担心,“而对运动员发挥产生重要影响的装备,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创产出。这不仅能保证数据安全、实现数据主权,还是‘我们来制定标准’的体现,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体育领域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