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 畅
日前,“快准之夜·职业拳王争霸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这不仅是前职业世界拳王徐灿时隔9年在北京参加的一场重磅职业赛事,同时也是北京今年举办的最高水平职业拳击赛事。这场比赛,我在现场。
赛事举办地国家会议中心,这座位于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与国家体育馆、“鸟巢”和“水立方”毗邻,也承担过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任务的著名场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片“体育圣地”。
8月15日的比赛吸引了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持续关注拳击项目报道的专业媒体,当天由会展场馆搭建而成的临时拳击赛馆几乎座无虚席。除第一场垫场赛和由两位国内民间篮球达人“跨界”拳击所进行的“联合主赛”外,其余四场比赛均为国内选手对阵国外选手。最终的主赛,徐灿与法国人贝尔梅迪打满12回合,通过裁判一致判定徐灿获胜。另外三场比赛中,刘文松、哈斯、吴朋阳等三位中国选手均没有打满预定回合,通过KO(击倒)或TKO(技术性击倒)的方式快速战胜对手。这种一次赛事出现多场大面积击倒获胜的情形,其实在拳击领域并不多见。实际是由于配拳师配对的对阵双方实力相差较明显所致。徐灿与贝尔梅迪的比赛质量很高,准备极为充分的徐灿很好地利用个人技术和有效的战术压制住对手,在全场观众的呐喊声中收获了复出之后的重要一役的胜利。这位已经而立之年,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坎坷与低谷的中国拳手依旧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
当天的比赛,恰逢附近的“鸟巢”在进行一场知名歌手的演唱会。两边散场之后,众多歌迷挤进了北京地铁8号线,似乎很难辨认出谁是专程来为徐灿他们加油助威的拳迷。
这也不禁让我回想起了两个多月前,就在与国家会议中心一路之隔的国家体育馆,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北京站比赛打响。连续六个比赛日中的五个晚上,新一届中国女排都在国家体育馆亮相并迎战劲敌,我也是每晚在比赛结束后,和观众、球迷们一同挤地铁回家。不过那时的地铁8号线内外,女排的球迷占据了大多数。
作为一名报道排球项目二十一年的记者,我对中国女排在北京有如此多的球迷关注、热爱而深感欣慰。而作为一名同样热爱拳击项目,也亲身参与拳击运动的爱好者和专项记者,我也为中国职业拳击还拥有卢小龙、徐灿这些坚守初心,为中国职业拳击发展砥砺前行的“孤勇者们”而感动,并向他们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