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斌
壁球已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积极推动下,目前我国已构建起涵盖青少年U系列赛、全国公开赛、全国锦标赛及中国巡回赛的完整赛事体系。随着赛事结构不断完善,参与壁球运动的人数正持续攀升。
在成都世界运动会壁球项目中,中国队派出11名选手参赛。面对埃及、英国、马来西亚、日本、西班牙、哥伦比亚等世界劲旅,年轻的中国队与顶尖水平存在差距,但在与强手过招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13岁的“小孩姐”殷子媛与小将刘子仪尤为引人注目。刘子仪在女子单打16强遗材赛中击败澳大利亚选手,斩获中国队在世运会壁球项目的首胜。而殷子媛则是通过赛事体系发掘出的“未来之星”。她们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壁球的潜力。
殷子媛受到关注,并非只因年龄,更源于她对阵强手时展现出的从容心态。首战面对世界排名第六的日本选手渡边聪美,对方快节奏的进攻让她一度陷入被动,最终大比分落败。但这位小将毫不气馁,坦言道:“能抽到与她交手,是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
即将升入八年级的殷子媛,已练习壁球五年多。在她眼中,壁球如同“运动中的国际象棋”,既比拼速度,更讲究策略,“每一拍都得动脑筋,特别有意思。”而“站上奥运赛场”,成为她坚定的目标。
成都世运会让更多人认识了壁球,更成为这项运动在国内发展的新起点。随着《合作组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试行)》的落地,中国壁球队的组建工作已委托四川省承办。据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一部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1月起,四川已输送多名运动员进入国家集训队,同时通过跨项选拔,让羽毛球、网球选手快速转型,“跨项运动员适应速度惊人,再加上U13、U11年龄段的青少年苗子,8年后有望实现质的飞跃。”
依托自由式小轮车项目的奥运备战经验,四川建立“双轨制国家队”,通过升降级机制动态调整阵容,并组建了复合型教练组。一座国际顶尖的壁球基地即将竣工,内设20片国际标准训练场地、2片认证比赛场地,配套AI智能训练中心与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为队伍提供保障。
亮相成都世运会的中国壁球队,只是中国壁球发展的一个开端。未来,四川还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运动员国际视野,借鉴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推动优秀人才引进,为壁球项目在奥运赛场上的突破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