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体育报

“超级工作站”里藏着这些贴心细节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卢 苇

  成都世运会7日拉开大幕,作为赛事期间注册媒体的“大本营”、媒体工作的“总枢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国际广播中心)早已悄然进入工作状态。赛会期间,这里将为各路媒体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商业配套等设施与服务。这里究竟藏着多少帮助记者高效工作、轻松“充电”的秘密?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解锁这里“高效工作舱+能量补给站”的双重功能。

  交通便利:25分钟到机场,地铁站就在500米外

  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国际广播中心)位于成都西部金融创新中心,包含主媒体中心(MM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这里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仅20公里,25分钟车程就能直达。若想绿色出行,步行500米就是地铁18/19号线三岔站。不管是赶早班机奔赴赛场,还是赛后转场采访,从这里出发,记者们抢新闻的节奏不会被交通状况拖慢。

  主媒体中心:120个工位连接全球,相机坏了当场修

  穿过媒体安检门,1号楼的主媒体中心大堂豁然开朗。服务台就像“万能信息中枢”,随时为注册媒体解答疑问,提供服务。

  往里走,媒体工作间、采访间等媒体功能区错落分布。核心区域当属媒体工作间——120个工位整齐排列,每个工位都标配国际标准网络和电源,无线网络、打印服务一应俱全。世运会期间,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成都人民的热情好客都将从这里发往全球。

  想查询最新赛况?区域内设置电子成绩查询区,注册记者可以通过设备终端访问网上新闻中心,了解前瞻、回顾、比赛花絮、即时引语、媒体通告、新闻发布会摘要等各类信息,以及世运会历史、往届回顾、运动项目知识、场馆介绍、赛程赛制等背景资料。旁边的112个智能储物柜,是摄影记者存放“长枪短炮”的安心之所。更贴心的是,这里还设有驻场影像中心,可以随时为摄影记者提供设备检修、清洁和借用服务。

  此外,工作间里还设有一块LED大屏,记者们可以观看赛事直播,了解即时赛况。

  新闻发布厅:100个座位,5场发布会讲述“成都故事”

  另一边,100个座位的新闻发布厅已在候场。赛时,这里将举办5场重磅新闻发布会,从赛前筹备到赛后总结,从竞赛组织到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执委会、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官员、运动员代表会来这里作客。权威资讯第一时间发布,社会关切当场回应,这里不仅是信息发布的窗口,更是以赛为媒讲好“成都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平台。

  国际广播中心:4300平方米“神经中枢”,24小时传信号

  移步至8号楼的国际广播中心(IBC),这里的氛围更显“硬核”。作为赛事转播的“神经中枢”,成都世运会期间,这里将为主转播机构人员和持权转播商提供信号制作技术服务、现场转播商协调服务等。

  4300平方米的空间里,总调度室、信号收录、网络传输、融媒体制作等区域,将在赛事期间24小时不间断为全球转播保驾护航。这里汇聚了开闭幕式、各竞赛项目及多个风景点的国际公用信号,通过主转播机构和持权转播商,将精彩瞬间实时传递到世界各地。

  休息区藏惊喜:免费咖啡+成都文创,氛围感拉满

  转场休息区,氛围瞬间从“战斗模式”切换到“放松频道”。上百本图书随意借阅,休息时间翻两页,灵感说不定就来了。每天限量66杯的免费咖啡摆出来,帮助记者“充电”;旁边的自助咖啡机器人更懂快节奏,扫码下单,一杯热拿铁30秒搞定。

  最吸睛的当属“成都礼物”和世运会文创展台——憨态可掬的“蜀宝”“锦仔”造型徽章、印着成都世运会会徽图案的笔记本,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成都味儿。在休息区,工作的疲惫仿佛被成都的热情和安逸感悄悄融化了。

  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媒体中心将以专业设施、贴心服务和成都特有的热情,招待全球200家媒体机构、近2000名记者。成都世运会的精彩,将从这里传向远方。 (成都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