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体育报

科技赋能强体魄 趣味融合激活力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07版:军体之窗       上一篇    下一篇

  杞卫东 魏怡

  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某营训练场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训练数据,新兵们分组开展着不同强度的体能训练。负重冲刺组的战士们背负15公斤装具全力奔袭,基础耐力组的新兵正在进行抗阻深蹲训练……据统计,该营新兵3000米跑平均成绩较上月提升27秒,单杠引体向上达标率提高31%,创新训练模式成效显著。

  精准定制“成长套餐”

  该旅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一刀切”的训练方式,常导致新兵训练效果两极分化。为此,该旅通过体能测试建立个人档案,为新兵定制训练计划,让体能较弱者侧重基础耐力训练,素质较好者增加战术体能融合课目。该旅二营新兵李志鹏3000米跑初始成绩11分30秒,连队为其制定“爆发力提升计划”,结合心率数据调整训练强度。三个月后,他在营比武中跑出10分27秒,斩获新兵组冠军,全营已有7名新兵通过个性化训练实现突破。

  为直观了解新兵训练时的身体状况,该旅引入智能心率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新兵训练过程中的心率数据。在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过程中,新兵刘硕心率飙升至205次/分钟,系统警报响起后,班长立即叫停训练。经检查,刘硕因急于追赶成绩运动过量,经过及时干预避免了意外发生。精准的训练调控,让每名新兵都能在安全强度下高效提升。

  该旅还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每周分析新兵的训练数据,根据心率恢复曲线、运动负荷等指标及时优化计划。新兵体能达标周期平均缩短15天,训练效率显著提升,科学施训模式正逐步成为新兵成长的“加速引擎”。

  点燃训练“热情引擎”

  为破解训练枯燥难题,该旅二营每月推出“体能挑战赛”,设置“翻轮胎达人”“俯卧撑王”等趣味项目,以小奖品激发训练热情。新兵钟子杰在“平板支撑挑战赛”中以1小时10分钟创下该营新纪录,得到官兵高度赞誉。如今,该营每季度定期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新兵参与率稳步提升,获奖的新兵也在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该旅各连通过每周评选“训练之星”,将优秀新兵照片和事迹展示在荣誉墙上,并奖励训练器材,系统生成的训练进步曲线成为重要评选依据。该旅二营新兵高瑞强连续两次基础体能考核均为优秀,被评为“训练之星”,奖励了一双跑鞋。荣誉与物质双重激励,让训练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

  该旅还组建新兵互助小组,由训练标兵中的新兵担任组长。二营新兵高瑞强带领的小组通过游戏化训练,将仰卧起坐与知识问答结合,使全组仰卧起坐平均成绩提升12%。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让新兵们始终保持高涨的训练热情。

  锤炼过硬“战斗体能”

  围绕实战需求,该旅将负重奔袭、弹药箱搬运等战场要素融入战术训练。在模拟攻防演练中,新兵李凯背负20公斤模拟弹药箱穿插演训场,在15分钟高强度运动中,心率稳定在165至175次/分钟,成功完成任务。数据显示,新兵战术动作显著提升,体能素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染毒”区域训练中,系统通过心率阈值模拟中毒反应,伤员搬运环节,以心率过快触发“失血过多”剧情。新兵周明在演练中因心率异常,系统强制要求其调整救治方案,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逼真的战场模拟,让新兵在体能消耗中掌握战斗技能。

  近期,该旅组织多课目连贯考核,设置敌火封锁、穿越雷区等实战场景。该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兵需在体能极限状态下完成战术动作,将考核成绩纳入训练档案。通过以考促训,新兵的战斗体能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锤炼,真正实现从“操场训练”到“战场能力”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