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我在故宫长大”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03版:旅游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叫北双宝,1965年在故宫东门外28号排房内出生,小时候每天走出家门,抬头就能望见故宫的东北角楼,趴在东边的河墙子上,就能看到筒子河的波光里倒映着故宫。我的家很普通,但却因为地处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仿佛就成了很多故事的一部分。每当有朋友来访,我都会自豪地向他们介绍:“看,那就是我家,就在故宫的东北角楼下边。”

  我和父亲两代人都在故宫工作,我在故宫长大,又在故宫工作了43年,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我也刚退休离开故宫。可以说,故宫有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我对故宫的这份情感已经融入了血脉。

  小时候,故宫在我眼里就是个大公园。那时,故宫开放的区域很小,只有三大殿、后三宫、东西路和珍宝馆。太和殿里边也可以进去参观,我们两个小朋友曾一起去抱太和殿的一根金漆盘龙大柱,结果都没有抱得过来。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御花园的堆秀山,那时候,堆秀山前面有两个人工喷泉,一到夏天,喷泉就会打开,每天“噗噗”地喷水。水柱能喷到堆秀山的三分之二高,落下的水打湿了周围的假山、栏杆和前面的一小片地面。三伏天来到这里,会感到一片难得的清凉。

  当年,午门和神武门游客都可以进出。午门是红色门票,神武门是蓝色门票。上世纪80年代,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很多,他们大多是坐着大巴车到故宫,国内的游客则大多是散客。神武门广场是停车场,那时候白天停满了旅游大巴。每逢节假日,故宫游客能达到上万人次。

  故宫当时的“经营”就是小打小闹,只有各种小买卖,比如卖大碗茶、冰棍、汽水、面包等。后来,故宫又在御花园、遂初堂、神武门内等地分批开设了服务部。除了常规的冰棍、饮料等,服务部也开始售卖一些故宫主题的书籍和工艺品。当时的工艺品非常简单,基本上是青铜器、书画等文物的复制品,由文物修复厂负责制作。

  2008年,故宫成立了文化创意中心,在全院举办了第一届职工文化产品设计及创意方案竞赛,获奖作品被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2013年,故宫开始面向公众征集文化创意作品,还举办了创意大赛。打那以后,故宫文创事业蓬勃发展。

  为了留住故宫的美,2017年,我开始学习摄影。我在黎明、白天、黄昏、夜晚等各个时间段,走遍了故宫的各个角落,拍摄下了它的春夏秋冬,因为占据天时地利,我获得了绝佳的拍摄角度。马上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年,我还要回去看看大展,故宫我看不够。